九月二十日,定国率军抵达高明城下,在仔细观察了一番清军的布防情况后,定国遂命总兵汪大捷率部挖掘地道,以放迸之法炸塌城墙,从而避免强行攻城可能造成的巨大伤亡。
次日清晨,天才刚蒙蒙亮,守城清军尚在睡眼朦胧间,忽然只听一声巨大的闷响,紧接着就是一阵地动山摇,脚下的城墙也跟着剧烈颤抖起来。不少守城清军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整个身子便骤然失重,狠狠地向下坠去,周围随之腾起的滚滚烟尘,更是呛得人无法呼吸。
随着烟尘渐渐散去,原先的女墙早已不复存在,大量城墙砖散落下来,将里面包裹的夯土地基全都显露出来。
只在片刻间,失去砖石支撑的夯土地基便开始出现崩塌,许多刚刚跌落城下,还未来得及爬出砖石堆的清军士卒当即就被崩塌的土石掩埋在了废墟之下。
不过由于明军连夜赶工,所挖窖室的面积并不算大,故而爆炸并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是将城墙炸出了一个二十余丈的缺口。
正当明军准备发起进攻的时候,忽然只见不远处烟尘四起,竟是尚可喜从广州亲率兵马前来救援。城中守军见是平南王亲临战阵,不禁士气大震,欢呼雀跃之声响彻云端。
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尚可喜驻马远眺,望见城下居然是西宁王的大纛,又见明军军容整齐,还未接战便胆怯了三分,连忙下令全军调头撤离。
随着尚可喜逃跑,高明城中的守军看得是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此时高明城墙已塌,攻下城池只是时间问题,而尚可喜却是一条大鱼,见其要逃,定国岂能置之不理,遂只留靳统武领兵一万继续围城,其余兵马分作两路,一路以天威营高文贵去攻肇庆,自己则亲率一万步骑前往追击尚可喜。为了防止尚可喜逃脱,定国又命总兵武君禧、游击王天才为先锋,挑选五百精骑在前疾驰追赶,要求他们务必死死拖住尚可喜,好为大军合围争取时间。
见明军越追越近,尚可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驻马观察了一番四周地形,当即下令留下一千人马,在一处狭窄山谷中布下伏兵断后。武君禧和王天才二将立功心切,没有料到尚可喜在逃跑途中居然还会设伏阻击,一头便扎进了清军的埋伏圈中。
伏于两侧山谷间的清军弓弩手见两名身穿亮甲的明将一马当先冲在队伍最前面,当即张弓搭箭,瞄准二人一齐放箭。
一时箭如雨下,武、王二人猝不及防,瞬间就被射成了刺猬,跟在他们身后的十六名亲兵想要上前夺回尸体,也相继中箭落马。
主将既死,后面的明军不敢再往前白白送命,于是纷纷向后退去。这支清军见阻击得手,也没有继续恋战,立即撤伏而出,追赶大队人马去了。
经过一昼夜急行军,尚可喜方才彻底摆脱了明军的追击,狼狈逃回广州。
随着尚可喜败走,明军旋即攻克高明,斩清军副将杜豹,生擒总兵郭虎。
郭虎原先于高州兵败,单骑逃至广州,尚可喜本欲将其就地正法,却被耿继茂救下,打发其来守高明,将功折罪。
定国见郭虎被五花大绑着押了过来,连忙翻身下马,喝散周围将士,亲自为其解缚,诚恳地相劝道:“将军勇冠三军,天下闻名,然身为汉家男儿,何故屈身事虏,岂不是埋没了这一身英雄气概?”
郭虎心想自己若是拒绝,怕是难逃一死,就算定国心慈手软放自己回去,也不免挨上一刀,与其如此倒不如就此投降明军,先躲过今日之劫,以后再作打算。
念及至此,郭虎遂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叩首请降道:“西宁王一席话令末将茅塞顿开,末将愿誓死追随左右,驱除鞑虏,恢复大明江山!若违此誓,天地不容!”
定国大喜,赶忙将郭虎从地上扶起,仍让他统领旧部,待之甚厚。哪知这郭虎竟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还没过多久,他见前线战事对明军不利,便又再次叛逃降清去了。
在收服了郭虎后,定国当即卸下重甲,换上一身崭新的长袍,头戴高顶毡帽,带着金维新、杨琳等一干幕僚,在数百亲兵的扈卫下策马进入高明,城中百姓纷纷夹道相迎,驻足瞻仰西宁王李定国的风采。
行至府衙前,降官同知白崇周、守备陶以宁及孙国宝、纪大良等人早已在台阶下等候多时了。定国遂命众亲兵在外列队等候,然后在众降官的簇拥下穿过公堂,直抵后衙厅堂。
待定国于正中坐定,金维新、杨琳等众幕僚这才在定国左手边落座,而众降官则坐在了右边的位置。
见众降官皆面露紧张的神色,定国不禁微笑着安慰他们道:“这高明本就是我大明的江山,岂容鞑子在此骄横跋扈?诸位大人深明大义,反正归明!本王在此谢过了!”
众降官赶忙同时起身,向着定国深深一揖,异口同声地表明心迹道:“吾等误入歧途,承蒙西宁王不杀,岂敢言谢!”
定国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重新坐回座位,然后继续说道:“过去的事,既往不咎,只要诸位将来能够同心抗清,本王自然一视同仁!”
孙国宝不等定国把话说完,便迫不及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