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变革管理(2)(1/2)

    ■ 变革管理的指导方针

    ·为了使变革持续下去而不至于半途而废,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有远见的高层领导。

    ·对组织文化的理解是必需的,只有在这种理解之下变革的方法才最有可能有成效。

    ·在企业各个层次上与变革管理有关的人应该具备与组织环境和其变动策略相适应的性情和领导技巧。

    ·建立一个有益于变革的工作环境很重要,这意味着要将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见第30章)。

    ·当然,应当有一个总体的变革战略,但在总战略下最好是循序渐进地实施(除非在危机关头)。变革方案应被分解为若干可执行的部分,在每个部门中人们各司其责。

    ·报酬系统应当是奖励创新的系统,而且能够认可在变革实施中个人或团体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功。

    ·变革意味着要付出时间,耐心地从事许多工作,它“可能需要忍受无效的努力,或者需要经历缓慢、渐进的调整阶段,然后才会发生真正的变革行动。

    ·变革并不总是成功的,失败是常有的事情,我们应当对失败作好心理准备,并且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收集有关证据和数据,来证明现有状况需要变革,它们是帮助完成变革的最有力的工具,但是建立起对变革的需要容易,确定如何满足这一需要却很难。

    ·通过各种过程来改变行为、结构和系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改变人们的态度观点或者说企业文化则要难得多。

    ·在组织中总存在这样的员工,他们喜欢挑战和机遇,而变革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要。这样的人应当被挑选出来协助管理变革。

    ·对变动的抵制是在所难免的,通常当相关人士感觉到其状况会因变动而恶化时,抵制便会发生,无论这种恶化是直接的还是潜在的。对变化不得力的管理是造成抵制的原因之一。

    ·当今时代充满全球竞争、技术创新、振荡、不连续性,甚至混乱。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变革是难免的,也是必须的。各种组织应当竭尽所能向人们解释变革的重要性,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另外,也应努力保护那些受变动影响的人的利益。

    ■ 赢得对变革的认可

    以上这些指导方针都指向同一方向:在决定了为什么需要变革,目标是什么,以及将如何达成目标之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赢得所有相关人士的认可。

    为了赢得人们对变革的认可,一个好的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在这个阶段,应该找出可能会受到预期变革影响的人,使他们了解这一注定要发生的变革。

    2.接受。在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向人们提供信息,包括预期变革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变革的具体计划以及该变革会对相关人士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公布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对变革内容的理解,并争取人们积极的反应。如果满足以下条件,这一目的则会较容易实现:·能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是和组织宗旨、组织价值观相一致,而不是背道而驰的。

    ·变革不给人们带来具有威胁性的感觉。

    ·变革看上去能够满足那些相关人员的某些需要。

    ·变革具有不容置疑的理由,且这一理由被人们充分理解。

    ·让有关人员参与变革方案的计划和执行过程,这一作法的理论依据是,人们倾向于支持自己为之付出辛劳、帮助其诞生的事物。

    ·必须分步骤进行而不是一蹴而就,以减少变革的副作用。达到以上这些要求是很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才必须重视和得到人们对变革的认可和理解。

    在这一阶段中,管理者可以察觉到人们对变革的反应是支持还是反对,其程度如何,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最初的计划可能会被修订,以适应有关法律的规定,以及后来新产生的想法。

    3.认可。在第三阶段,变革方案开始实施,成为具体操作问题,这时需要严密监督执行过程和人们的反应。这一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耽搁、倒退和许多其他未预料到的问题,而且当人们真正面对变革时也许会打退堂鼓。要对这些问题及时作出反应,进行有效的批评或陈述理由,告诉人们为什么变革应按计划执行。这些举措很关键。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