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其他综合 > 时尚女魔头 > 时尚女魔头第4部分阅读

时尚女魔头第4部分阅读(2/2)

改口调侃,像你那样,不也很辛苦?!

    闺蜜扔过来一个笑脸,不要说我,还是说说你。你怎么不找个人,哪怕丑一点都成,这样也好有个依,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有人哄。

    宋芒说,我不是有你哄吗?

    闺蜜说,我不算的。

    宋芒说,好吧。你不算就不算吧。但是女人么,一定就得遵循贤良淑德的在家相夫教子的传统?一定要执著于“嫁对郎”的后半生?难道我高调地执著于自己的事业与人生,又何尝不可呢?

    闺蜜说,好吧,好吧。我投降。

    闺蜜又说,我一猜就知道你要说这样的大话。真让人头疼。

    宋芒说,屁咧,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好不好?怎么成大话了?

    闺蜜招架不住,我投降。我投降。我投降……

    宋芒觉得心情有些好了,在电脑这头呵呵地笑着。

    闺蜜又说,都快下午了,还不过来?

    嗯。宋芒愉快地吱了一声。

    不要不舒服了哟,闺蜜说,说不准下午就有人要出手帮你了。

    最后的一句话,让宋芒的眼皮不禁热了一下。

    (四)

    李菁把那个男生带到杨为健身边的时候,没把他给吓一跳。

    那个男生戴着黑框眼镜,穿着风衣,底下是冲眼一看像“棉毛裤”的紧身裤,而且还很低腰。再细细一看,里面的衬衣也是窄版束身,而且还是荷叶边的。脖子上,搭着一条颜色鲜艳的围巾。而在他的手上,则拿着lv长款的手提包。以前这款式只属于女人,没想到现在这样一个男人也在用。

    杨为健有些不高兴,“你这是干嘛呢?”

    李菁就说,“总监您现在不是缺两手下么,我现在就给您推荐一位。”说着,她又把那个男生拉得离杨为健更近一步,“他可以做美容编辑。”

    杨为健有些吃惊,“他可以做美容编辑?”因为在他的印象里,美容都是女孩子喜欢鼓捣的东西,没想到男生也愿意做这一行当。

    李菁以为他怀疑对方的能力,连忙解释,“别看他是男生,但对美容产品样样精通。而且他本人也很擅长保养自己的。”

    “是吗?”杨为健终于缓和下来了。正准备和那个男生聊聊,突然想起自己在宋芒那里撂下的话,又收起了聊天的心思。

    “你去找宋芒去吧!我不管这事。”他说。

    李菁有些急了,“你是编辑部的直接领导,你怎么能不管呢?”

    见李菁追问不休,杨为健也有点火了。“我说了不管就不管。”接下来还有一句话,杨为健没好意思说出来,他是嫌李菁太操心了,说起来,招人不招人,根本就不关她的事情,何必要凑这个热闹呢?!

    难道宋芒的闺蜜是她?杨为健突然又满腹狐疑,不然,李菁怎么会这么好心?!这是否意味着,自己先前对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判断有误。她和宋芒不仅没有像文人相轻那样,互相瞧不起,反而惺惺相惜?!

    “那好吧,等会我找宋芒。”

    说完,李菁又掉过头,冲着那个男生嘀咕了几声。

    男生很听话地朝着小会议室走去。

    因为宋芒暂时还没过来,那就先到那里耐心等待。

    小会议室两面墙,剩下的两面就做成了玻璃墙,把小会议室也和底下的办公区域给隔开。不过和宋芒的办公室有些差异化的是,这里没有布帘。只要有人近小会议室,就能看清楚那里面正在发生着什么,或者,啥也没有什么发生。

    李菁给男生倒了杯水,再给他扔了一份杂志,就退了出来。这时候,她的电话又响了,看样是很私人的,得出去到门外电梯那边去接。那边只要没有人进进出出,倒是一个比较宽敞的聊天区域。

    李菁没想到,自己把男生丢在小会议室里,却引来了很多关注的眼光。这些眼光充满着好奇,总是有意无意地向男生飘去,有的就粘在他的身上,甩也甩不掉。

    就像在动物园里看一头关在玻璃房里的怪兽。

    杨为健又觉得有些不开心,因为他突然意识到,把那个男生推给了宋芒,万一他真的来杂志社工作了,就是宋芒的人了。以后宋芒在编辑部里不仅有闺蜜,还将有他。这样发展下去,编辑部都成了她的亲信。她要是开展工作,就可以直接跳过自己,把自己架空。那自己更是有些危险。

    杨为健想来想去,更怨李菁多事。他的心,就跟这段时间编辑部的气氛一样,阴沉阴沉的。

    却没想到,随着美容男的到来,编辑部倒是变得热闹起来。

    (五)

    李强悍“啧啧”了半天,“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能打扮了。”

    陆媛媛嘴一撇,“哪能都像你似的,一冬天就是牛仔裤加皮茄克,一夏天就是沙滩短裤加凉鞋。也不怕人笑话。”

    陆媛媛是李强悍的手下。李强悍还有一个手下,叫钱琼花。为了和陆媛媛的名字对仗,李强悍就强行地叫她钱花花。

    钱花花很无奈,“这个名字,就和你的着装一样土。”

    李强悍对此经常不置可否。

    这次,他照样没有理会陆媛媛的取笑,“你看看他,就跟女的似的。不怕一回家,他妈见了就骂,老娘当年生的可是带把儿的,怎么活了几十年,却成了姑娘。”

    家居编辑插话道,“这个年代还是做姑娘好。赚钱。李菁不是说过么,她当年和男朋友结婚,改口叫男朋友父母一声爸妈,就净赚一万。”

    编辑部其他人一开始没注意到,被他们的谈话给提醒了,这时也纷纷地站起来,伸出脑袋朝着小会议室张望。一时间推得屁股底下的座椅噼里啪啦地响。

    大条的性情编辑有些失望了,“你们真是少见多怪,人家这打扮叫中性风格。都流行很长时间了。你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健康编辑红着脸,“我这辈子还真没见过猪跑。猪长成什么模样,我只是从书本上看见过。野猪倒是见过几次,那是在北京动物园。”

    “好啦,好啦,”性情编辑打断健康编辑的叙说,“扯哪里去了你?!”

    家居编辑说,“我怎么老觉得中性像是娘娘腔啊!你看我就不。”

    性情编辑面带讥笑,“你以为谁都可以中性啊?

    它比较适合精致、儒雅、内敛、斯文、柔和、身材偏瘦的男人。就你那个大肚腩,要是穿上这紧身衣,还不让人笑死。

    知道不知道,我一个朋友就出过这样的丑,有一天他在里面穿了件嫩绿的汗衫,外面穿了件拉链开衫……这些都还正常,但问题就出在这件开衫上,真的有点紧,他要是开会举手发言,都要先缓冲一下。结果领导看不下去了,命令他去穿件外套再进会议室。走到门口,还听见领导嘀咕了一句——都是个肉啊……

    更郁闷的是,单位里某位雌性荷尔蒙分泌得相当壮观的男同学碰见他就乐,放佛在茫茫大海中飘浮了许久,终于找到了一根木头,只听见丫在楼道上大叫:

    看你穿的,比我还gy……”

    这话明显地激发了专题编辑的兴趣,他从自己的电脑前抬起了脑袋,迫不及待地加入到了谈话。自从赵丰被开除之后,他就成了专题版面的“宝贝编辑”了。

    “我也觉得这些人像gy。”

    性情编辑又笑了,“别胡扯。中国的gy,都隐匿得很深的,生怕被人给认出来,哪里还敢这么张狂。这也就是有些男人喜欢这样打扮而已,和他们个人的性取向没有任何关系。懂不,不要动不动就把穿着往性取向上联想。而且,懂得将中性打扮穿出彩的男人,都是友善的男人,并懂得如何享受有品质的生活。”

    专题编辑又喋喋不休地追问,“那你怎么解释,现在的有些男人还修眉毛、戴美瞳、拍写真、眼迷离、嘴微启?”

    性情编辑有些不耐烦地一挥手,“这些都是你们男人的事情,不要问我。”

    不过,性情编辑还是没有停止卖弄自己的“墨水”,“早在法国路易十五年代,那时你们男人就时髦穿女装,香粉假发、花边绉领、耳环钻饰、羽帽彩履,凡是女人喜欢穿戴的东西,你们男人都引为时髦,所以后人评价你们男人此种怪癖时,有个专有名词,叫法兰西怪癖。记住了,法兰西怪癖。

    再给你们说个近一点的吧,还记得nb篮板王罗德曼么,多男人味的一个人啊,就是喜欢涂着眼影、染着指甲招摇过市……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和性取向有关系的,但主要还是他们觉得,这样做是时尚。我们都是做时尚的,从这是不是也可以看出,时尚也并不见得都是能被他人接受的好东西……”

    乔海儿这时颇有兴趣地问性情编辑,“你似乎很了解gy?!”

    性情编辑说,“那当然,我有个好朋友就是gy。你们千万别对他们有什么偏见,好多gy都是天才。像法斯宾德,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垮掉派作家的艾伦&p;8226;金斯堡、凯鲁亚克,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张国荣。正因为生有天性的敏感,让他们更能感触到那叫天赋的东西。所以他们就天才了。我这个朋友也很细腻,正好跟我互补。每次我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画什么样的妆,他都会给我很好的建议。”

    乔海儿又问,“他对你就没兴趣?”

    性情编辑笑道,“废话,他要是对我有兴趣,就不是gy了。他对我不来电。我把他当做闺蜜的。”

    杨为健不禁心里一动。性情编辑这段话,似乎能给他启发。

    如果男性也能和女性成为“闺蜜”的话,那么,谁说宋芒的闺蜜就一定是女的呢?!

    杨为健转过头来看看四周,又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大家讨论这一话题时,就人物编辑没有加入,连表示听的姿态都没有。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丝不苟地点击着电脑上的网页,似乎对这类话题绝无兴趣。

    他是在故意逃避么?

    他会不会也是暗藏的gy呢?

    这个问题,得慎重。

    (六)

    李强悍依旧对小会议室里的那个男生心怀成见,“反正,不管是gy也好,不是gy也好,要是让我打扮成那样,我都一头撞死。”

    “你要打扮成啥样?”

    李强悍冲着小会议室一努嘴,却发现有些不对劲,抬头一看,问话的人,居然是李菁。她刚刚打完电话,回到了杂志社。

    “切,”李菁有些不屑地说,“撞死吧,撞死吧。不过,看你这辈子,都没可能打扮成这副样子,也就没撞死的机会。可惜了……”

    李强悍不禁眉毛倒竖,“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菁说,“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谁都知道,在这个杂志社,李菁愿意对任何人发嗲,就是不愿意对李强悍。因为李强悍不能提供,让她发嗲的条件。也就是说,李强悍和她根本就不是一路人。这个话要换成李强悍来说,就是嗲什么嗲,老子又不是你男人。

    在李菁的眼里,这个男人太无趣了。他不爱奢侈品。他身上的衣服加起来,包括内衣还有外衣,价格不会超过200块钱。这种衣服,换成是她,是当垃圾的,要是送人,都觉得不好意思。其他的,他不会开车,也不买车。他说,要是有女人看上他,他愿意送她一辆车——奥拓。你说送奥拓,还不如不送。

    现在的二奶,难道就值一辆奥拓?!

    另外,他也不在北京城里买房,哪怕你买到大兴,买到房山,都成,那好歹也是北京,他却买到了河北。因为嫌回家麻烦,所以平日里,他也不愿意参加各种派对,北京夜店的门朝哪里开,他一点都不知道。

    一旦自己休了假,日子就更过得乱七八糟,不是埋头大睡,就是一部接一部地看盗版dvd,最大的亮色也不过是陪老婆到钱柜唱唱ktv……

    这让她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这个男人是自己的同事。不然会被人奇怪死,也会被骂死。想想,多打击他们啊。他们肯定以为,做时尚杂志的无不衣着光鲜,时常会出入各种场合的派对,还能跟各种明星一起吃吃喝喝……

    现在要是看到杨为健这个样子,肯定会让他们对时尚杂志的幻想就此破灭,甚至还会发疯,原来就是这样一帮人,向他们推荐城市里最最高精尖的吃喝玩乐的宝地,并且指导他们过优质的闲暇生活?!

    到头来,反而把日子过得没有他们有创意。

    一个朋友的笔下,就有这样一位女白领。她即使是在国营单位做审计工作,也会过得有滋有味。

    例如,为了与时俱进兼保持身材曲线,她会每周两次学跳恰恰舞;

    每周六去一个专业人士的俱乐部,主要目的是找个男朋友。毕竟恰恰舞班上稀有的男学员太过抢手,价格已严重偏离价值,不值得再去哄抢;

    每一至两个月看一场话剧,这是为了给艺术细胞保鲜。

    哪个男人愿意跟你谈审计呢?

    每两个月至少学会一道新鲜菜式,这该又是时尚媒体支的招吧,会不会烧时令的菜和会不会化最新的妆容一样,属于为个人品牌增值的部分,而且烧菜比化妆的难度系数又高出许多。

    还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要参加狂欢派对,并且要派对装扮,得对得起巨资置办的小礼服啊……

    一开始,李菁还是出于同事友谊,时不时地敲打敲打他,哪怕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最起码也得从自身的形象做起。

    然后,李菁又转了一圈身子,要给李强悍做一优秀的示范,“知道吗?我穿的衣服是burberry的,在东京买的。我的鞋子是i的,在米兰买的。我的黑色裤子是dkny,也是在米兰买的……你要善于搭配,不同的牌子搭配得好,也显得你很有品位的。另外,我用的包包,是lv的,在巴黎买的。我这牛皮纸环保袋,不好意思,是在北京街头买的。本来不想买,谁叫现在到处都在宣扬环保呢?!”

    “都是打折的吧!?”李强悍面带哂笑。

    “去,”李菁有些不快,“我们都应该国际化一点。”

    李强悍依旧没有正形,“我看你浑身上下,就一八国联军。”

    李菁还是很认真,“你应该爱这些的。你要努力培养自己对它们的爱心。它们会很好地回报你。”

    李强悍突然“嗤”了起来,“别老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你真觉得自己爱它们?不对吧,我觉得你爱的不是它们的本身,而是觉得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知道不知道,现在很多奢侈品进入中国,都把自己的logo做得很大?那是因为,你们在下意识里,都把这logo当成一份炫耀。就像你一口一个burberry一口一个i,一口一个米兰一口一个纽约。”

    “你……”李菁像被戳到了心窝子。

    “对了,你不是说lv是在巴黎买的吗?你就这么喜欢法国货?!那你知道不知道,有种法国名牌女包——我可没说是lv,在欧洲都是一些从事特殊职业的女人背的,良家妇女一般都避嫌不用。偏偏就你们这样一帮中国女人,都以有个这种牌子的包包为荣,有事没事挎在肩上到处招摇。如果在欧洲,好色男看到背这个牌子包的女人,会兴奋地过来搭讪,小声问:多少钱?要搞清楚哦,可不是问你的包值多少钱!”

    李菁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李强悍有了“调戏”李菁的乐趣,“你看看,连‘服务行业’的女人都用起了奢侈品,是不是说明现在的奢侈品都很‘廉价’,那为什么一只包有时还卖到10万呢?!太不可思议了太不可思议!”

    李菁有些急了,“你懂不懂什么叫奢侈品啊。在奢侈品领域里,价格越低,就等于它是劣质。”

    “哦,我明白了,”李强悍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它们都是价格来忽悠你们的啊,就是因为现在很多人买东西,不选最对的,只选最贵的。哼,这些白痴。所以,奢侈品即使在今天卖得很多,哪怕人手一件,价格上还是不容商量的,居高不下。谁还敢说物以稀为贵呢?你敢说吗?更可恶的是,它们正因为卖得更多了,来不及精打细琢,做工也就水多了。你不是说过,你有个美国的朋友,有一次花500?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