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 第四百一十三章 粮食危机

第四百一十三章 粮食危机(2/2)

    紧接着劫掠土默特部,劫回八千余人口。

    今年西征,又得察哈尔余部一万五千余人,鄂尔多斯部六千余,还有神木城、府谷县及延绥北部诸多军堡的百姓、明军俘虏等将近两万人。

    秦川早已声名在外,整个中华大地的流民大多都知道,娄烦有饭吃,所以赶来投靠的流民比以前只多不少。

    虽然明军封锁了各处要道,但山间小道没封锁,仍有不少流民翻山越岭得以进入境内。

    如今,秦川治内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五十万人了。

    以目前的粮食产量,需要一百五十万亩耕地才能养活这么多人口。

    事实上,秦川治内原有的耕地加上新开垦的耕地数量,早已超过了一百五十万亩。

    问题的关键在于:种田的劳动力严重不足,空有耕地而无人种。

    之所以劳动力不足,一是因为军队占比太大,二是与秦川先前的几项政策有关。

    秦川招收及安置百姓的方法,是干活管饭发工钱。

    在新来的百姓能种地自给自足之前,他要养活这些人口,但又不能白养。

    所以他之前定的一项政策就是:让百姓去干活,比如开垦耕地、修水库、修路、修军堡、运送物资、植树造林治理水土等等。

    百姓干活之后不仅管饭,还发工钱。

    而各地库房又设有粮店,对所有百姓开放,粮价根据收成而变,但基本保持在每石八钱至一两二钱之间。

    分田政策则是可租可买可开荒,百姓自己开垦的耕地,归百姓自己。

    而原缙绅士族的耕地,以及管饭发工钱组织百姓去开垦的耕地,则属于公中所有,也就是秦川集团所有,百姓可以租种,佃租仅收两成,也可以买地,价格视土地肥沃程度及灌溉情况而定。

    那五十万人口当中仅有不到三成百姓拥有自己的土地,剩下的那些基本都是租地种的。

    前两年人口少,而且百姓都是初来乍到,不是言听计从就是满腔热情,还没出啥问题。

    可从去年就开始出现了一种情况:部分百姓认为,干活既能吃饭又能拿工钱,工钱可以买粮养活家人,而租地种田不仅要交两成佃租,还要看天吃饭,连年大旱的情况下,种田不如当民夫打工干活。

    再加上许多百姓缺乏农具和耕牛,种田费力费时,效率低下。

    所以,很多百姓无心打理田地,整天只想着去当民夫。

    田地不打理,收成自然差,有的百姓甚至直接退租不种了。

    农业司正在统计实际耕种的土地,据王继宗估计,可能只有一百三十万亩左右,刚开垦就荒芜或打理不善的耕地至少二十万亩以上。

    这种情况下,总的粮食收成不足以养活五十万人。

    而且很多百姓会习惯性地将所有工钱都换成粮食,存在家里面,导致粮仓里的粮食正飞快减少。

    再加上人口突然剧增、朝廷贸易封锁,秦川治下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粮食危机。

    现在部分百姓手中有粮,再加上粮仓中的库存,估计能顶到今年秋收。

    但是,今年秋收的粮食,绝对吃不到明年秋收。

    最多到明年春耕就要陷入粮荒。

    这是王继宗和暂时替代文素心管理财政司的文成一起分析得出的结论。

    秦川对他们很信任,他们说粮荒,那就必然会粮荒。

    以前盘子小,容易管理,基本没出啥大问题。

    如今盘子大了,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秦川并没有多大担忧,他反而觉得,这不一定就是件坏事。

    治理国家并非易事,他要一步步搭建自己的班子,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

    有困难,就解决,让会议室里的这些人在困难中积累经验,未来就能成为替他治理国家的栋梁。

    当王继宗说完,秦川只平静说了句:“大家想想法子,集思广益,想些法子出来解决这个问题。”

    说罢,会议室里顿时嗡地一下讨论开了。

    大家伙讨论的时候,秦川拿过王继宗的册子,仔细翻看起来。

    他之前的政策并没有错,既能养活大批百姓,又能建设大量基础设施,耕地自不用说,领地内星罗棋布的水库,更是能大幅提高粮食产量。

    还有各地之间的公路,娄烦至古交、静乐、岚县、方山等地的铁路,各个战略要地的军堡等等。

    这些基建,必能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问题就出在:势力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而政策却没有变,这才导致了危机的出现。

    除了粮食危机之外,秦川知道自己还面临一个困境。

    那就是人口。

    受限于人口,关帝军的总兵力很难得到增长。

    而受限于兵力,他这一两年之内恐怕只能龟缩防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