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农业革命和丝绸之路

第四百一十四章 农业革命和丝绸之路(1/2)

    会议室里的讨论已经持续半个时辰了。

    眼见时间差不多了,秦川这才道了句:“诸位,把自己的想法都提出来吧,一个一来,别乱哄哄的。”

    众人这才停下讨论,然后一个接一个发表建议。

    有的建议暂时停止或减少基建,有的说要严令农民种田,如有荒废者要重罚。

    还有的建议直接出去抢,再抢一遍山西那几个富饶的平原,或者直接进关中去抢,那地方可是富得流油。

    秦川认真听取了每一条建议,一旁的王继宗也全部记了下来。

    接着便是逐条讨论,从可行性到优缺点。

    吴甡在整个过程中一言不发,他只听和看。

    哪怕已年逾半百见多识广,可他仍然对这个会议感到十分惊奇。

    与朝廷的每日早朝比起来,这个会议高效太多了,而且能真正做到集思广益,人人都能发表提议。

    经过大半个时辰的讨论,秦川才最终定下了所有政策。

    首先是开源。

    要尽快建立与漠北蒙古诸部及叶尔羌、乌斯藏等地的商道,用娄烦铁锅换牛羊,用部分肉食来替代谷类食物。

    还要想办法建立走私渠道,尽可能绕过明军的封锁,与之前那些商人走私粮食。

    除此之外,秦川还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取消佃租,所有耕地全部分配给尚未拥有耕地的百姓。

    但相应地,他要提高农业税,由原来的每亩地固定七斗粮改为一成,也就是每亩地收成的百分十。

    如今玉米已经推广开了,治内百姓的种植比例已超过三成,农业司的试验田种出来的玉米亩产已能达到四百到五百斤之间,而百姓种植的亩产还不到三百斤。

    按亩产两百五十斤算,那么就要交两斗五升粮作为农业税。

    这个数量远远高于原来的七斗,百姓们肯定不乐意。

    但非常时期由不得他们不乐意。

    在这个时代,管理百姓只能靠强权。

    给他们分田地,为他们修水库,保护他们的身家性命,相应地他们就得干活纳粮。

    况且,这只是过渡性的税率,两三年后自然会调低税率。

    除了开源之外,还要节流。

    首先是限制百姓购粮的数量。

    所有人必须按家中人口购粮,每人每月限购二十五斤粮,以防止百姓屯粮,减缓粮食流出的速度,并严打哄抬粮价的行为,百姓售粮的价格不得高于官仓价的一成。

    同时,计划中的修水库、修路、植树造林水土治理等工程一律暂缓进行,建造中的大部分项目也先暂停,只有保留部分较为重要的铁轨和水库项目。

    没活干之后,那些百姓就得老老实实地去给庄稼除草施肥。

    最后,暂时减少关帝军的伙食,依然保持一日三餐,但饭量暂时减少两成左右。

    这是逼不得已才做出的决定。

    等打通北边和西边的商道,再给关帝军增加一些肉食,营养比原来只多不少。

    或打通走私商道之后再回复原来的伙食标准。

    实施这些政策之后,治内的百姓肯定会非常不满,甚至关帝军内部也会出现不满情绪。

    秦川会让部下先跟他们说明缘由,先讲道理,道理讲不通的话,再大棒伺候。

    缺乏耕牛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问题,但只要打通了和北边蒙古诸部的商道,就能获得大量耕牛。

    至于缺乏农具,这是秦川意想不到的。

    他一直很注重培养各种工匠,尤其是铁匠,并规定所有学徒五年内匠作所获的收入,要分两成给师傅。

    这条政策很大程度地增加了工匠带学徒的兴趣和主动性。

    事实上,他麾下几乎所有工匠都带有学徒,而且数量不少,这两年所培养出的铁匠也不少。

    问题就在于,关帝军一直在扩军,需要大量兵器盔甲来武装军队,而秦川之前很看不起从朝廷那缴获的兵器,所以关帝军的装备一直都是治内的工匠来打造。

    如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