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86章 受益(2/2)


    “安抚。”张璧毫不迟疑的道:“朝鲜与倭国素有往来,护卫队兵力有限。如今又是同时征伐安南和倭国,此时必须的稳住朝鲜,不能让朝鲜惊恐,以免给征伐倭国带来变数。”

    “不错。”翟銮颌首道:“不管皇上对朝鲜是何打算,眼下必须的先稳住朝鲜。”略微一顿,他才接着道:“朝鲜虽非海外,却也是藩属国,还是奏报皇上,恳请皇上定夺。”

    两人当下便进了乾清宫。听闻禀报,乾武微微沉吟,才道:“朝鲜与倭国一衣带水,要想将倭国彻底并入大明版图,朝鲜这个藩属国也必须并入大明,其实朝廷对藩属国历来就没有实际上的控制,藩属,不过是空有其名。一旦朝廷衰弱,周边的藩属国就会脱离宗藩属关系。如今既有能力征伐,自然要并入大明疆域。

    转告朝鲜使臣,大明与朝鲜往来密切,素来友善,朕不愿意与他们兵戈相见,让朝鲜国王主动退位。否则,倭国就是前车之鉴。”

    听的这话,张璧连忙躬身道:“皇上,如今护卫队同时在征伐安南和倭国,无力顾及朝鲜。微臣担忧过于强硬,会迫使朝鲜与倭国大名联手,恳祈皇上慎思。”

    “联手更好。”乾武不以为意的道:“如此,讨伐朝鲜则师出有名,免的一些官员呱噪,朕就怕他们不反!”

    听的这话,翟銮已是完全明白了乾武的心思,根本就是存心逼反朝鲜!才好名正言顺的征讨!所有的藩属国中,朝鲜与大明是关系最为密切的,不罪而征,容易招人非议!略微沉吟,他才躬身道:“皇上,征伐倭国不过三万大军,据闻皇上之前又向倭国大名大量售卖火器,如今发卖倭国矿山的消息已经发布,这节骨眼上,若是逼反朝鲜,会否节外生枝?”

    “无须担心。”乾武含笑道:“售卖给倭国的火器,大多还不如卖给朝廷的新式火器,如今征倭大军的米尼枪完全可以全面压制,更为重要的一点,倭国不产硝石,海外贸易又全被东兴港垄断,火药完全靠东兴港供给,否则,朕岂会只派三万人征倭?

    朝鲜的火器,朕早已派人详细的了解过,比朝廷之前的火器还不如,火药的药效也十分差,根本不能与东兴港的火药相提并论,况且倭国的福冈港早就在护卫队的掌控之中,朝倭要想联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你们无须担心。”

    听的这话,翟銮、张璧不由的放下心来,东兴港已经是二征倭国,而且长期与倭国贸易往来,对倭国的情况远远甚于京师这些官员,乾武既然如此信心十足,那自然是没问题,令二人没料到的,是乾武对朝鲜也是了如指掌,看来,他是早就存了征伐朝鲜之意。

    略微停顿,乾武又接着开口道:“朕最近在京师微服私访,发行不少适龄儿童没有入学,教育是强国之本,朕欲在京师设立十座小学,也就是蒙学,京师百姓子弟可以免费入学。”

    听的这话,翟銮不由微觉奇怪,这事乾武吩咐顺天府的府尹便是,何以要跟内阁提及,他反应极快,联想到小琉球的的情况,心里登时一沉,乾武这是准备在全国推广这种模式!京师不过是开头,真要如此,朝廷可负担不起。

    他当即躬身道:“皇上仁慈,此举实是利国利民,不过,京师孩童众多,十所小学怕是难以尽数收容,而且这笔开支也不容小觑,顺天府怕是负担不起。”

    见他哭穷,乾武微微一笑,道:“京师孩童不少,但私塾亦不少,十所小学若是不够,慢慢增添便是,至于开支,主要是建校的费用,日常开支并不大,岂有负担不起之理?”

    “皇上。”翟銮连忙道:“从京师到乡村,开设的各类蒙学并不少.,若只局限于京师.....。”

    “什么叫不少?”乾武打断他的话头道:“京师乃首善之地,你们到京师调查一下,看看有能够识字写字的有多少?读书人为什么地位高?就是因为读书人太少!”

    听到这里,张璧已是反应过来,合着乾武是想在全国广增官办蒙学?他当即毫不畏惧的说道:“皇上,生员数目越庞大,朝廷的开支越大,如今天下童生数以百万计,秀才数十万,举人数万,若是再扩大蒙学,只怕朝廷不堪重负。”

    秀才是免赋税的,而且朝廷还有补贴,日米一升,十万秀才,一年补贴的米就要四十万石,三十万就要一百二十万石,若是有百万秀才,不仅赋税减少,开支也将达到惊人的四百万石。

    秀才免赋税毕竟还有限额,举人则更不的了,名下的田产全部免税,所以才有穷秀才,富举人之说,若是秀才和举人的数量过多,朝廷确实是不堪重负,张璧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

    乾武瞥了他一眼,端起茶杯缓缓的呷了口茶,废除读书人的特权,他还真不敢开这个口,至少现在不敢!科举有多难考,他很清楚,别说进士,就是举人都极为难考,但万千士子仍然愿意穷其毕生精力埋首科举,就是因为读书人有特权,不说举人,就连穷秀才,实则也是极为受人尊敬的,虽说不富裕,至少也是衣食无忧,地位不低。

    他这个本就是篡位得天下的皇帝真要开口说出废除读书人特权的话,保证骂名滚滚,连皇位都坐不稳,缓缓放下茶杯,他才开口道:“时移世易,如今的大明已非往昔可比,随着海外的征伐,大明的疆域将越来越广,人口亦会日滋月生,田土自然亦会跟着增多,需要的官员也会越来越多。

    不断扩张的疆域需要官员治理,朕不仅是要广增蒙学,亦要提高举人和进士的录取名额,否则,根本就跟不上大明海外扩张的步伐,海外扩张,朝廷和所有百姓,全部都要从中受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