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no、269 义仓(2/2)

,河北道又是怎么回事,竟然整整两个道的仓库里一粒粮食都没有?要知道整个大唐才十个道,十个道中有两个道的粮仓都是空的,那几个月之后的大灾又要怎么办?

    黄俊明越想越是纳闷,这蝗灾的来临那是必然的,史书上不会再这一点上作假。每逢大灾,官府赈济那是最主要的,要是官府没粮,就算其他人再救济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没准儿还会把救助难民的人的家庭拖垮。黄俊明可没少听过这种故事。

    大灾来临,官府无力救助灾民,地方富户,开仓助民,到了最后富户家的粮食也不多了,但饥饿的民众并不了解,反倒会以为富户只是装样子救灾来谋求名声而已,更有些激愤的上门抢粮,到了最后,富户也变成了贫农。这种故事在灾年可是屡见不鲜的事情。

    而现在,国家义仓当中准备救灾的储备粮明显短缺,又有两个道的“空仓”对于近在眼前的大灾,黄俊明还真有些忐忑不安起来。早在去年,黄俊明便以整个道教的名义发表声明,声称当遇到灾年的时候,道教会不遗余力的赈灾。那时的黄俊明可没想到现在的情形会是这样。

    在他眼中,只要农民的粮食多了,国家的粮食也就多了,大灾一到,大部分的灾民肯定是要受到国家的救济的,而自己和道教,只是需要在一些粮食和灾民稍微不对等的地点帮扶一下就可以了。照现在的情形看,已经将话说出口的道教很有可能与整个官府一样第一个被顶在赈灾前线。

    也不是黄俊明舍不得那些粮食,而是道教中所留备赈灾的粮食实在不多,毕竟没有哪个统治者会乐意大批的粮食掌握在某一个他还不能百分百掌握的组织手里。再加上民众都知道今年会是个灾年,为了保证自己在灾年中生存下去,很少有将家中余粮出售的打算,市面上粮食少,道教又没有自己的田产。(原本是有的,搞福利待遇的时候送还于民了。)就算不顾官府,也收不上粮食。

    再说官府又何尝不想收粮食,市面上的粮食早就被人采购空了,至于是哪方面采购,除了家财雄厚的世家,也找不出别的人选了。这封火漆信的字数虽少,可却实让黄俊明阵阵头疼。没粮,大灾来临要是处理不好,对于道教声望的影响是小,若有人饿死,那就是黄俊明不能接受的了。

    “和尚,过来!”黄俊明对着门外喊道。他知道和尚道人一定守在门口。

    “仙长。”和尚道人对着黄俊明行了一礼,恭敬地站在一旁。

    “和尚,你现在去找彦麟,让他找人查一下,为什么河南道,河北道的义仓是空的。记住,不要让信众知道这件事。”黄俊明对着和尚道人说道。望着和尚道人推门出去的身影,黄俊明暗自嘀咕,李世民下令天下州郡都建立义仓,又何尝不是一个安抚民心的举动呢?在仓库没有打开之前,谁都以为粮仓里面装满了粮食。对于这早就知道的大灾,自然底气十足,不会引发什么骚乱。到时候好及时从轻灾区或者没有守在的地方向重灾区运粮。以解决这场大灾。

    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这整个大唐都受灾了呢?运粮的道路受阻了呢?民众们苦等等不来救济粮,愤怒的打开义仓,却发现不了几粒粮食。恐怕又会是一番血腥景象。

    葛彦麟的办事速度还是相当快的,黄俊明刚让和尚道人去传话还没超过半个时辰。葛彦麟就匆匆的找了过来。行礼之后对着黄俊明说道:“师尊,您让弟子查的事情,弟子查到了。”

    “哦?”黄俊明有些惊诧葛彦麟的速度:“说来听听。”

    “师尊,是这样的,去年河南道、河北道两道受到了霜害,要不是使用了新式农具,新的耕种方式,这两个道的百姓怕是又要逃荒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去年所产出的粮食勉强够百姓生活所需,官府肯定无法收到足够多的农税。这样一来,抛去官府所需的粮食,农税所剩的粮食怕是没多少了。义仓空虚那是自然的。”葛彦麟简简单单的将缘由说完,静静的等着黄俊明发话……大家看到这一章的时候,西南正在酒桌上和朋友拼酒。。。这年底了,大家也经常在在酒桌之间穿梭吧?酒大伤身,大家要多注意身体哈。!~!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