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八月二十七日

第三百二十六章 八月二十七日(1/2)

    八月二十六日,白狼塞战场。

    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指挥大军继续攻击。

    伽蓝坐镇鹅毛口,指挥李德逸、王安、苏定方和司马长安四个鹰扬府轮番上阵,坚决把北虏军队阻御在隘口之外。

    同日,从安阳镇运来的粮草武器送达白狼塞。燕北平民对战争已经司空见惯,对战时征召更是习以为常,对在险恶环境里运输物资也自有一套办法,他们对燕北军顽强坚守白狼塞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然,这里面也有刘炫等行辕官员协调指挥的功劳,也有燕北预备军团将士开辟和保护运输通道的功劳。

    二十六日,幽州军主力府团一万余精兵在武贲郎将赵十住、武贲郎将贺兰宜的统率下,先后抵达燕北行辕。同日,武牙郎将晋文衍也率近五千精兵越过了太行居庸关,正日夜兼程而来。

    薛世雄下令,赵十住、贺兰宜和晋文衍部马上赶赴代北战场,先期于安阳镇待命。

    薛世雄书告武贲郎将伽蓝,援军正在赶赴代北战场,但考虑到白狼塞战场尚未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始毕可汗和他的主力大军亦尚未抵达白狼塞下,而叱吉设阿史那咄捺亦尚未对燕北展开攻击,无法判断其攻击规模和攻击目标,所以幽州军主力军团暂时于安阳镇待命,视战局发展相机出动。

    薛世雄书告右武卫大将军、滑国公李景和辽东留守、观国公杨恭仁,详述北疆局势和南北决战之战局。敦促他们火速支援,并建议他们丢弃所有负重。让将士们仅带着干粮行军以加快驰援速度。

    薛世雄不知道李景和杨恭仁是否会遵从自己这个东北道大使的命令,也不知道他们在获悉自己做出倾尽东北道之力参加南北决战后,是否给予支持,他只能一封信接一封信的敦促,做好职责之内的事。

    事实上北平的李景已经出发了,辽东的杨恭仁也出发了。他们可以不听薛世雄的命令,但不敢违抗皇帝的圣旨。皇帝早在北虏杀进长城之后便命令他们带着主力军团以最快速度赶赴代北战场,不过他们也像薛世雄一样。反复权衡了好久,犹豫不决。薛世雄距离代北比较近,消息传递快,他在确定南北战局的发展之后,遂断然带着幽州军团参战,而李景和杨恭仁距离代北一个比一个远,薛世雄给他们的书信也要延迟很多天才能拿到手。所以他们不敢盲目地等待消息,而是先出发了,但行军速度比较慢,一边走一边等待消息,倘若消息不利于帝国,北疆局势岌岌可危。当然要一路狂奔了。

    二十六日,燕北白山边陲。

    叱吉设阿史那咄捺自接到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从云内城发出的警告书信后,便判断自己上当了。燕北官长伽蓝生病是假,其实他已率燕北主力杀进了代北战场,攻占了白狼塞。切断了始毕可汗与所率主力大军的退路,导致突厥人陷入了危机。

    叱吉设非常愤怒。认为伽蓝背叛了承诺,欺骗和利用了自己,但同时,代北战局的变化对其所属的牙帐保守势力又是有利的,因此阿史那咄捺犹豫不决,不知是即刻攻击燕北,还是再等一等。或许等到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抵达白狼塞后,具体了解了白狼塞战况,确定攻陷白狼塞的帝**队的确是伽蓝和燕北军,再决定攻击也不迟。

    而就他本人的利益来说,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实力不受损失,这一点至关重要。其次不能在南北决战这个直接关系到突厥人未来的关键时刻公开与始毕可汗反目,那不但授人以柄,要间接承担决战失败之责任,也会损害自己的声誉,留下手足相残、自私自利之骂名,为大漠诸种所不齿,那就得不偿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所以叱吉设患得患失,瞻前顾后,迟迟下不了决心,而大叶护之子阿史那铁槌从牙帐政治立场出发,并不支持叱吉设攻打燕北,与中土人彻底反目,断绝了议和结盟之路,不利于突厥人在大战结束后维持对大漠诸种的控制和重建南北双方的和平。

    就在叱吉设与部属们反复权衡商讨之际,俟利弗设的书信又到了。

    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在白狼塞看到了中土的魔鬼将军伽蓝,还有他的那支魔鬼军队。由此基本可以断定,雁门战场就是个陷阱,始毕可汗与北虏主力大军已被中土人包围,为此他敦促叱吉设,务必以大局为重,猛攻燕北,牵制燕北镇戍军,迫使白狼塞的帝**队陷入既无援军又无粮草且侧翼饱受威胁之绝境,从而帮助俟利弗设攻陷白狼塞,摧毁中土人设下的包围圈,拯救始毕可汗和突厥人的主力大军。

    叱吉设再不敢犹豫,他也找不到不打的理由,于是他即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