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其他综合 > 关于张爱玲 > 闲说张爱玲 苏炜

闲说张爱玲 苏炜(2/2)

ot;定义性"的文字了。你信中说张爱玲"前卫",在世纪的中叶就点透了末世的"荒凉",确是"前卫"之至了。张死之时恰值"世妇会"在北京召开,谁又着意研讨过,张爱玲这位本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女性作家,早在五十年前便高张过的"女性意识"呢?出身满清官宦世家的张爱玲,对朝代更迭之间一个古老文明的走向毁灭,有一种逼在眉睫的恐惧,更有一种洞烛机先的预言。今天一般人印象中的张爱玲,容易把她归入"闺房作家"一类。写庸常男女之间的勃蹊,大的悲愁之下的小计算,她确是落笔精微而处处生彩的。但张爱玲笔锋间常有的一种史笔,一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人间世"的况味,一股犀利逼人的须眉大气(对不起,这个字眼太"男性中心",一时想不到更合适的),却容易被人们忽略。

    读《倾城之恋》,范柳原指着海边那段斑驳的灰墙说的那段话:"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地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塌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侯再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傅雷曾称赞道:"好一个天际辽阔胸襟浩荡的境界"(同见上引傅文)。在香港轰炸的夜晚,白流苏和范柳原在一片荒芜废墟间拥被渡夜,这堵墙的意象再一次出现。有了这堵墙,张爱玲在白、范各怀心绪、缠绵悱恻的爱恋纠葛中便托出了一个大的背景,使得终篇那段"伟岸"的文字有了依托:"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变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吟吟的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下去。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忽如奇峰突起而又举重若轻,文气至此陡见天苍地白却又嘎然而止。让人读来一唱三叹,真是过瘾无比。顺及,张爱玲爱听戏,特别爱听粗厉狂野的西北高腔"蹦蹦戏",这恐怕是出乎一般人想象的。读张的小说,其峰回路转、疏密张弛的节奏韵味,是很让人有听老京戏中言派老生、程派青衣一般的享受的。

    张爱玲与左翼文坛的一段公案

    张爱玲一再声明过她的文章"从来没有涉及政治"。她的稍具"政治倾向性"的作品《秧歌》与《赤地之恋》均非上乘之作,她自己也屡屡表示不以为意。但仔细读来,那些写于刚刚逃离"解放"劫难的文字,不过是她一贯的对"清坚决绝的宇宙观,不论政治的还是哲学的,总未免使人嫌烦"(《烬余录》,四四年),作一次文学上的明确拒绝罢了。这与她在小说走红的当时,便对"高高坐在上头,手执鞭子的御者"的"理论关怀"的拒绝是相一致的。张爱玲是一个最不愿意接受"指导"的人,同时又绝对无意为任何党派、人群作代言。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把张视为一个"**作家",不管是出于善良的用意还是贬损的目的,都是对张的曲解和低视。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张爱玲没有政治的触觉,没有时代性的视野,没有大的关怀。她从白流苏、范柳原"精刮"的爱情纠缠里,一下子就敏感到"惊天动地的大变革"了;她在四五年写过一首题为《中国的日夜》的诗,放在《传奇》的最末篇,不长,不妨引于下:"我的路/走在我自己的国土。/乱纷纷都是自己人;/补了又补,连了又连的,/补丁的彩云的人民。/我的人民,/我的青春,我真高兴晒着太阳去买回来/沉重累赘的一日三餐/谯楼初鼓定天下;/安民心,/嘈嘈的烦冤的人声下沉。/沉到底。....../中国,到底。"这首诗在当时读来一定是晦涩的,在一片"光明前途"的包围之下,张爱玲对于中国"沉到底"的毁灭预感并没有明言,今天看来,却是清晰无比。

    在日伪沦陷区的上海,张爱玲忽如一颗文学慧星骤然照亮当时寂寞的文坛,曾引起过左翼文化阵营特别而善意的关注。上引的傅雷文章便是其中之一。傅雷(以及柯灵、夏衍等人)等人出于当时"进步阵营"的道德感与责任感,甚至曾经为张爱玲"设计"过她的文学道路,比如"不要到处发表作品,写了文章,可以交给开明书店保存,由开明书店付给稿费,等河清海晏再印行。"等等(见柯灵《遥寄张爱玲》)。张爱玲则一直用一种委婉而决断的方式,对这种"关怀"表示敬谢不敏。今天对照着重读张爱玲回应傅雷批评的那些文字,你不能不承认,年轻的张爱玲在当时对于时代的观察、人性的剖析与文学的定见上,实在又比苦口婆心劝张写"英雄"、写"悲壮"的傅雷,要深刻、明彻许多,完全是站在另一种人性高度、在另一个话语层次上去思考问题了(客观说来,傅文在左翼文评中,则又算是极难得的温和恳切之作了)。我甚至怀疑:当时"关怀"张的左翼作家们是否读懂了张文都是一个问题,因为据柯灵《遥寄张爱玲》的看法,认为张的"随笔"不着边际,"远兜远转,借题发挥","很不礼貌"。实际上,张爱玲这篇《自己的文章》,不但写得礼貌而且大度,是一个成名作家坦诚剖白自己的文学观与人生观的严肃文字。只不过,她对"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总量"的认识;她对"时代却在影子似的沉下去,人觉得自己被抛弃了"的观感;以及她那句关于人性的名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天才梦》)与当时左翼阵营那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式的高亢调门,实在显得太"不搭调"就是了。

    在渺无人迹的葬礼与急管繁弦的寿礼之间

    今天回看张爱玲与左翼文坛的那段公案,你真不敢设想,如果张爱玲当日接受了左翼前辈们"发自内心"的"关怀爱护",把小说集《传奇》诸文压到"开明书店"的箱底,以待"河清海晏"再发表,会是怎样"恐怖"的一种结果。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张爱玲"一定已经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张爱玲了,甚至也不会是丁玲(丁玲的经历就够"恐怖"的了),今天回看张爱玲与左翼文坛的那段公案,你真不敢设想,如果张爱玲当日接受了左翼前辈们"发自内心"的"关怀爱护",把小说集《传奇》诸文压到"开明书店"的箱底,以待"河清海晏"再发表,会是怎样"恐怖"的一种结果。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张爱玲"一定已经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张爱玲了,甚至也不会是丁玲(丁玲的经历就够"恐怖"的了),恐怕光凭"爱穿奇装异服"一条(更别提"汉奸文人"了),就足够让她"背过气去"好几回。连当时翘待"河清海晏"的柯灵日后都感叹:"张爱玲留在大陆,肯定逃不了(文革),完全没有必要作这种无谓的牺牲,我为此代她庆幸。"(同见《遥寄》文)只是这"无谓牺牲"一语,实在有几分滑稽。

    重读张爱玲,还让我再一次确认了自己向来的固执:在艺术范畴,形式永远大于内容、高于内容。"主义"是没有意义的,"个性"却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东西。当年傅雷对张爱玲一片苦心的开导规劝,关于"技巧对张女士是最危险的诱惑",关于"除了男女之外,世界究竟还辽阔得很",关于"少一些光芒,多一些深度,少一些词藻,多一些实质"等等,都不能不说是言深意确之语。但是,我又深自庆幸张爱玲的我行我素,从一开始就答曰:no!一而贯之地那么"技巧"、那么"狭窄"、那么"词藻光芒"地写着,活着。多少年过去,今天谁能说,文学中与人生中的张爱玲,缺乏"深度"与"实质"呢?深度已经内化在"张味"十足的形式(包括生存方式)之中了,而"张味"也早已成了张爱玲小说的"实质"本身。从"正确"与"不正确"的角度去讨论文学是笨拙的。且不说,那些内容一贯很正确的作家与作品大多都是一些乏味的写作,今天早不知消散到哪里去了;同理,有些内容"正确"得让人乏味生厌的作品,设若形式上乘,便仍有可能具备高于内容的美感魅力。文革样板戏中今天仍让人朗朗上口的那些唱段,片段,即是一个例证。--形式就是这么一种古怪的、"不好惹"、"大不吝"的东西。由此,回看今天大陆文坛上对于王朔小说、《废都》、《白鹿原》等等的讨论,也许有助于我们多增添一点别的除了"正确"之外的视角与眼界吧?

    借用余英时先生评论史学家陈寅恪的句法:陈寅恪,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一个"文化的遗民";那么,张爱玲,则是现代中国一个世纪的喧嚣华丽风流云散的寓言了。在张爱玲以刻意选择的孤寂方式死于他乡异国的同时,北京正在为另一位同样可作"世纪证言"的女作家冰心大张旗鼓作华诞祝寿。虽然张爱玲早已说过:"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我看苏青》)今天一般读者不知为何方神圣的"才女"苏青,早已焚身在一片"正确"的革命烈焰之中了;这种不期而至的张-冰"比较"--在渺无人迹的葬礼与急管繁弦的寿礼之间,竟然逼肖张爱玲嗜读一生的《红楼梦》中的"钗、黛"终局,则仍旧涓涓漏漏渗出了世纪末的"荒凉"况味。--忽然觉得秋肃逼人,还是不要往下写了吧!

    苏 炜

    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

    一个"举国欢腾"的日子

    于美国新泽西【作者简介】 苏炜,文学评论家。曾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任教于耶鲁大学东亚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