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其他综合 > 魂归何处 > 1.又见香港张爱玲

1.又见香港张爱玲(2/2)

粮仓。大火被扑灭了,而月香本人已被烧死。

    风波过后,新年到了,人们照样地扭着秧歌,抬着礼品挨家挨户去慰问军烈属了。

    这篇小说是张爱玲以《人民文学》一篇文章梗概为轮廓,拼凑些道听途说的“根据”,或从报纸正面宣传中看出反面的材料,加上虚假的想象力而完成的,因此它违背时代的真实感。其实质是歪曲历史事实,攻击中国**的土改政策。

    张爱玲起初住在女年青会,独居一室闭门写作,她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有人知道她就是四十年代上海文坛上大红大紫的才女张爱玲,便登门拜访。

    张爱玲最怕打扰,托宋淇夫妇在他们家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换个别人不知的处所。这个斗室陈设异常简陋,屋里连书桌都没有,更没有书橱,也没有书。

    张爱玲每晚坐在床上,就着床边的小台几写稿。她是一个来去无牵挂的人,“我故意不要家里太舒齐,否则可能:(一)立刻又得搬家。(二)就此永远住下去。两者皆非所愿。”这样没有负担,专心写作。那时她正在写另一部中文长篇《赤地之恋》。

    《赤地之恋》完全是美新处授意她写的,由于美国的**立场,想要她写这么一本反对**的作品。大纲已代她拟定好了,她没有自我发挥的余地,比起《秧歌》来,她更没有实际的生活经验和素材,写起来十分不顺手,尽管她很认真对待,但仍没有把握,她又为《赤地之恋》求得一签,占得的结果是:勋华之后项降为舆台安分守己仅能免灾这自然是不好的征兆,但她还是硬着头皮把书写了出来,先用中文出版,再翻译成英文。美国的出版商果然对此书没有兴趣,她在香港《今日世界》社分别出版了中文、英文本,中文本尚有销路,英文版则很少有人问津。

    《赤地之恋》的历史背景跨越了土改、三反、抗美援朝等历史阶段,以刘荃与黄绢的恋爱为主线索。主人公刘荃在大学时代本是有政治理想与抱负的革命青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华北农村去搞土改,在这里,他看到许多令人触目惊心的现实:土改批斗地富,但村里地主富农不够数,为了完成上级的指标,把有些本不属于地富成份的中农也抓起来斗争,他的房东唐占魁是个中农,忠厚老实,政治上也是清白的,刘荃根据上边政策认为他不会有问题,但是唐占魁受到严刑逼供,最后被枪毙了。

    刘荃觉得很负疚,但也无办法挽救,而且他还得随人一起参加对唐占魁的行刑。经过这一番打击后,他的理想破灭了,深感痛苦,与对现实同样不满的一位善良女子黄绢相爱,找到一点安慰。

    土改之后,他又被调去从事抗美援朝的宣传工作,这里他更看透了现实的黑暗与丑恶,对一切都失去了希望。成为一个寻欢作乐的人,和穿着列宁装满口革命语录内心却**横流的女干部戈珊轧上了姘头。黄绢的到来使他又重新振作起来,就在这时,三反运动又开始了,刘荃无缘无故地被牵进了他的上司的案中,被抓起来关进狱中。戈珊想出一个“一石两鸟”的毒计,抖出张励为刘荃开脱罪责,又抛出毒饵让黄绢上钩。黄绢为了能救出刘荃的生命,迫不得已满足了一个权要人物的兽欲,以牺牲自己的**保住了刘荃的生命。

    刘荃出狱知道后,痛苦万分,对**无比愤怒,他主动地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想在战争中忘掉这一切,战争中他被美军俘虏了。到了遣返战俘时,他本来可以选择到台湾定居,但却选择了回大陆这条路。“他并不指望再看见黄绢,但是他的生命是她的幸福换来的,他总觉得他应当对她负责,善用他的生命。他想不出更好的用途了。”他怎样“善用他的生命”,怎样才是“更好的用途”呢?

    张爱玲在结尾写道:他要回大陆去,离开这里的战俘,回到另一个俘虏群里。只要有他这样一个人在他们之间,**就永远不能放心。

    他知道**战俘回去是要遇到残酷的报复的,但是他现在学乖了,他相信他能够胜利地通过这一切,回到群众中。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他不会永远是一个人。一万四千的战俘的坚决与勇敢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毫无疑问,这些近于煽动人们**情绪的话一定是美国新闻处官员的“授意”所在。张爱玲这部小说最失败之处也就在于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