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少年杯酒意气长 > 第六十七章 始皇拜将

第六十七章 始皇拜将(2/2)

后自南方包围安邑。

    最终,如果一切顺利,三路大军将在两个月内齐聚安邑城下。

    按着军议,被左右两路护住了两翼的中路大军行军路线最短,因此预计中会是第一支到达的。

    一路无话,扶苏与诸位副将一同静静跟在上将军身后,以马鞭轻轻敲击大腿来驱散心中初次出征的激动和紧张。

    进到中军大营,上将军并无耽搁,直接开始调兵遣将。

    “杨端和。”

    “末将在!”

    “予你五万兵士,为我军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本将不想在兵指临晋之前遇到任何阻碍,可能做到?”

    “杨端和必不辱命。”

    “上前来。”

    “唯。”

    杨端和躬身上前,恭敬接过上将军令符,倒退数步才转身出了中军大帐。

    军中的副将之首,往往都会作为前锋军替大军开路,因为前锋大将的能力大小直接关系到大军前行的顺畅与否,故而必然会由主将帐下最得力之人出任。

    杨端和为将以来大小三十二战,无论单独领军还是作为副将,从未有过败绩。

    仅这一点,就已经足以让人放心将前锋之任交予他了。

    “林渊。”

    “末将在。”

    “予你两万兵士,步骑各半,距前锋一日路程,领支援与通信之责,不可有误。”

    “林渊领命。”

    “李庆之。”

    “末将在。”

    “予你一万兵士,充为左翼,距中军一日路程,起示警与接敌之责,不得有误。”

    “李庆之领命。”

    “唐琪。”

    ……

    此后数位副将又各自有了职司,扶苏默默听着,才知道原来不止是全军会一分为三路,在减轻后勤压力的同时做到遮蔽全局。

    即使是单独的一路大军,也会分成大小不等的几个部分,相互掩护支援,将军队的视野阔得极大,以此尽最大努力减少遇伏的可能。

    再想想历史上著名的伏击战,无不是需要将地利利用到极致,且要将对方大将的心思搅乱,攻其急救之地,才能引对方入瓮。

    距离当今最近的著名伏击,自然就要数将大魏从霸主位置上击落的马陵之战。

    魏惠王二十七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

    齐威王待魏韩大战五场之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在马陵全军覆没。

    随之田盼又以“减灶”之策诱使急于报复的魏国庞涓中计,追至马陵山中伏身亡,齐军乘胜追击,俘太子申,全歼魏军。

    这便是《孙子兵法》所言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随着对兵法的感悟增深,扶苏突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被上将军提到。

    “扶苏在。”

    “着承国君领军机处,率军机郎跟随本将左右,梳理情报、参赞军机。”

    “扶苏领命。”

    军机处,自然是就是扶苏所提的,专为培养年轻将领与参赞军机而成立的组织。

    调兵遣将已毕,上将军宣布散会,命各将归营,按着方才给定的日期准备出发。

    扶苏也领命出帐,回到自己的营地,在三日后随上将军起营前,他还要见一见自己手下的军机郎们,在这段时日内对他们的能力稍稍做一下判断。

    还未进帐,扶苏就听到内里传出的起哄声。

    看来自己参与军议的这段时间,这些少年俊杰们就已经熟络起来了。

    扶苏笑着推开营门,却见新任的军机郎们围了个半圈,将樗里偲与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围在了中心。

    只见场中两人此时表情各有不同,少年笑容灿烂得意洋洋,樗里偲皱眉沉思抱臂不语。

    见此情景,扶苏略有疑惑,怎么看起来樗里偲似乎输了这个少年一阵?这在以才思机敏著称的樗里偲身上,可是难得一见。

    尉山是第一位察觉到这位恩主的,毕竟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中心的两人身上。“见过公子。”

    对尉山来说,能够在远离战场的安全地方,熬一些“军功”出来,最好不过。

    因此对于扶苏这个安排,尉山是最为感激的。

    随着尉山一声招呼,众人才发现原来扶苏已经走了进来,忙散了圈子,齐声向扶苏见礼。

    扶苏免了他们的礼节,踱步走到了上首坐下,请众人落座后才笑着问道:“方才见诸位似在论些什么?”

    刚刚与樗里偲同在圆心的少年朗声回答:“回公子的话,方才小子与樗里先生就赵国会否出兵救魏论了一论。”

    这件事也是扶苏与各位将领所关心的,于是他点头问道:“看来,你二人对此有不同见解了。”

    “公子所料不差,小子认为赵国必救,先生以为赵国不救。”

    “看情形,是你胜了?”

    “不敢言胜,只是论据稍充分一些。”

    说着谦虚的话,这少年的表情却是十分张扬。扶苏看着有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得了公子的问询,少年开心道:“小子甘罗!”

    扶苏笑道:“不如你俩打个赌罢了,等到了安邑城下,就知道赵国救是不救了。”

    两人点头称是。

    甘罗,这名字好生熟悉。

    扶苏赞了他一声后生可畏,心中略作思索,就想起了这位少年的来头。

    甘罗是前相甘茂的孙子,幼时就在吕不韦门下做了左庶子,时人奇之。甘茂还曾劝张燕相燕,口才过人。

    原本按着他的人生轨迹,此时应该已经因为从赵王处为昭国带来五座城池而被始皇奉为上卿,达成了“十二岁为相”的成就。

    然而随着扶苏的谋赵之战,甘罗并没有得到出使赵国的机会,因而此时仍然只是一个薄有声名的少年。

    扶苏看着这位被自己耽搁了前途的少年,心中思索,不知对天才之名远传两千年的甘罗来说,未能出使赵国而拜相,究竟是好是坏。

    将目光从甘罗身上移开,扶苏将此事放在了脑后。已然不会发生的事情,再想也毫无必要,他还要先认识一下其他几个下属。

    除了樗里偲和尉山两人,以及一个今日知道了名字的甘罗,还有七人要一一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