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二百一十三章 舆论战

第二百一十三章 舆论战(1/2)

    大明朝廷会因为草原的威胁让步吗?

    如果朝堂上没有一强势的人物压阵,朝议的结果很大程度会偏向于议和。

    特别是那群“酷爱和平、重视经济发展”的江南官员。

    当年京师保卫战,于谦要固守北京,出身江南的徐有贞提出迁都南京。两人各有支持者,吵得不亦乐乎。当时官至兵部尚书的于谦手中有兵权、且得到景帝的信任。于少保喊出“提议南迁的都应该斩杀”,这才定下了守卫京师的决议。否则大明要步宋朝的后尘。

    当然,迁回南京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冲突,不能说同意迁都的官员都是软骨头。他们只是更自私而已。

    人都是自私的。或许放弃河套也能让大明边疆的稳定,但朱厚照绝对不会放手。那可是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弄不巧,还不止这个数。

    对付这部分人,必须动用舆论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理对帝皇家适用,对官员阶级更适用。

    没了好名声,闹不好是会丢官的。虽说现在是文官集团一家独大掌握大权。但他们只会在面临外敌的时候同仇敌忾。就如李广、汪直一死,李荣低调不出头,文官内部马上打了起来。官职就这么多,有时为抢个好位置,什么手段都使得出。

    武官同样如此。

    朱厚照面无表情地合上刚收到的情报。二十八星宿的密探与囚牛商行搭建的北方驿路一结合,效率大大地提高!天气好的时候,大同的情报半天就能到。

    “是不是要在军中宣扬爱国主义?”朱厚照嘟囔着,命刘瑾安排紧急加刊。

    端午节前,用砖石结构搭建的三层报社大楼终于落成了。底楼是印刷车间,人手和设备都是从经厂搬去的。二代创业就这么简单!终于有了自己的印刷厂,不用每次都麻烦司礼监经厂。

    朱厚照又从落地的举子中选出12位撰笔人。官场讲究同年。朱厚照入乡随俗,启用了大批落榜的“同年”。除了报社,密云作坊、囚牛商行等处都有他们的身影。要效率、讲管理,总归离不开管理人才。朱厚照也不希望手下得用的都是宫里人。上位者需要手底下的几方势力总体平衡。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出来的举人,每个人的文笔都在朱厚照之上。半天时间,他们已经写出数篇“发人深思”的稿子。比两个月亮世界只有噱头没有逻辑的自媒体报道高上不止一筹。

    “五十年前也先打到京师脚下,五十年后第二个成吉思汗会打到哪里?”

    他们深刻理解朱厚照的意思。不但大肆宣扬鞑靼威胁论,把鞑靼描绘得比瓦剌更加可怕,还把达延汗描述成第二个成吉思汗。

    一提成吉思汗,恐慌的情绪立刻蔓延到京师各个角落。毕竟现在的大明只占了蒙古帝国四分之一疆土。成吉思汗在世时,世上没有国家表示不臣服的。

    宵禁前,内外城门又一次涌现出城潮。五十年前京师保卫战可是死了无数的百姓!

    五城兵马司、巡捕营不得不加派人手,保证各勋贵府的人能顺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