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五十四章:有一个商人(1/2)

    朱安很重视姚广孝,甚至一度有想法直接将人给掳走了。

    只是姚广孝长期在朱棣藩地,有些不好下手。

    像姚广孝这样的人才,何必要在大明死怼呢,去海外他不香嘛。

    这等搞事的能力,朱安若能带去海外,必定成就一番基业。

    “姚广孝?”朱元璋微微皱起,有些印象,仔细回忆下就想起了。

    那还是洪武八年的事情,当时朱元璋准备找一批僧官,其中就有这个姚广孝。

    朱元璋对这个和尚,印象不是太好,好好的一个和尚,不去读经书,反而学儒家,道家学说。

    一看就不是个正经和尚,不过当时姚广孝名声不错,朱元璋赐了件僧衣,就没管了。

    “咱瞧那和尚六根不净,怎么就被大孙你看上了。”朱元璋问道。

    朱安也不藏着,直接说道:“这姚广孝是个和尚,拜的师父却是个道士,学的也是阴阳家那一派,可以说是乱世能臣。”

    听到乱世能臣这四个字,朱元璋的眼底闪过一丝狠辣。

    大明江山现在好好的,这等乱世的和尚,还是杀了的好。

    回头让锦衣卫查查,这姚广孝跑哪去了,必不能让其给跑了。

    大孙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没得错。

    朱元璋对于自家大孙的眼光,还是比较相信的,况且一个和尚,杀错了关系也不大。

    “这和尚在大明,不是件好事,若是放到海外去,便是能施展一番报复。”朱安有些感叹的说道。

    听到海外这个词,朱元璋眉头微皱,海禁他定下的国策。

    现如今朝廷上,根本没人敢谈论开海的事情。

    只是听这话的意思,大孙似乎对海外很感兴趣。

    这可不行,这日后大明给了大孙,转身就开海了,那可就不好了。

    对于开海,在朱元璋的内心中,是极为反感的。

    之所以要禁海,寸板不许下海,是有诸多因素影响的。

    其一便是倭寇。

    早在元朝时,倭寇就在东南沿海一带活动,成为很大的匪患。这时候的倭寇组成结构还很单一,清一色全是日本人。

    元朝国力最为强盛时,附属国达到千数,唯有日本不服,于是忽必烈发动大军两次东征日本,结果都是遇到台风,导致功败垂成。

    日本人欣喜若狂,自以为有神灵保佑,谁都不怕。

    国内斗争失败者、无田无产的浪人、低层武士,往往带上部属或结伙成群往沿海跑,肆意抢掠沿海一带,给沿海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损失。

    哪怕已经改朝换代,坐天下的换成了朱元璋,倭寇们也不在意,想干啥干啥。

    明军来了就打,打不过逃往海外,待明军退了再来,或者换个地方接着抢,这么长的海岸线,就不信明军守得过来。

    更严重的是,此时本地海盗、走私商人也加入了倭寇的团伙,或者假冒倭寇抢劫过往船只和沿海百姓。

    换下衣服他们就是大明人,难以辨认出还有另一层身份,因而倭寇总是灭不完,这给大明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负担。

    因此朱元璋直接禁海,对于断绝倭寇,确实起到了很强的效果。

    而且海禁还可以阻止商人的发展,将所有平民控制在大明的土地上,达到重农抑商的效果。

    如今大明初建,在目前看来,其实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受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