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在巴郡浴血拼杀。
为新汉的存亡再一次杀出血路。
司马炎也同样在为建立晋朝而奔走。
前不久,杜预以快马加鞭的速度,送回了蜀国皇帝刘谌被杀的消息,司马炎兴奋的一夜没有睡觉。
刘谌这个抵抗最为激烈的蜀国皇族死后,有谁还能继任?刘禅、刘璿、刘瑶、刘瓒这些人都被圈养在洛阳,据说在关中还有刘璿的一个儿子被立为了皇太子,但却不过是个未满二岁的稚童。
蜀国终于要亡了。
趁着魏蜀之间永安之战还没有结果传来之前,在魏国国内宣传一波胜利的消息,让以晋代魏成为既成事实,是司马炎眼下最为急迫的事情。
时间不等人。
对杜预能不能打败赵广,司马炎已经不想去等什么结果。
虽然篡魏的时机还不算太成熟,比如灭蜀大业几经反复,但魏军在巴蜀战场上的重大军事胜利,让司马炎底气已经十足,同步在洛阳的朝堂上,他开始着手掀起篡魏的最后总攻。
要想顺利的篡魏,在魏国内部还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借口。
在贾充、向秀、荀勖等晋王亲信的谋划下,废帝曹芳再一次成为新一场政治清洗的牺牲品,虽然曹芳已经吸取了教训,尽管克制住了自己的酒瘾,但在有心人的诱惑下,曹芳最后还是中了圈套。
曹芳与夏侯家来往的事情被人告发,几封伪造的信件充分证明,曹家又在试图谋夺兵权,发动政变,这一证据的出现,又在魏国内部掀起杀戮阵阵。
受到牵连的,不只是曹芳一个,连带着还有夏侯骏、夏侯德等与曹魏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
最后一个牵扯进来的,是曹植的儿子曹志,虽然他和司马炎的关系不错,但涉及皇位的争夺,哪里容得下半点的猜忌。
曹芳、曹志等人被下狱,司马炎终于在朝堂上赢得了绝大多数朝臣的支持,禅让的时机来了。
魏咸熙三年,五月九日,几乎就在永安之战进行的同时,咸熙这个年号,在这一天戛然而止。
元帝曹奂在洛阳南郊举行祭天仪式,同时,下诏将皇位禅让给司马炎,司马炎三推三让,最后在贾充等一众朝臣的拼死力谏下,登上皇帝位置,正式改国号为“晋”。
随后,曹奂被迁居金墉城,次日,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安抚曹家,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排在邺城,给予他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
司马晋代替曹魏。
三分天下,由蜀、魏、吴演变成为汉、晋、吴。
新汉这一方,本来就打的是汉字旗号,现在更是占领了汉朝的首都长安,称汉更加的名正言顺,当然,这一点晋国君臣是不会承认的,在司马炎等人的口中,赵广等人依旧是蜀国、蜀贼。
晋国这一方,因为司马炎袭了晋王而改国号为晋。因为朝中官员、将校对此早有准备,曹家又被清洗的彻底,引发的骚乱虽然有,但多不大,唯一大一点规模的动荡,就是曹芳那个被送到夏侯令女处收养的庶子曹昙失踪了。
夏侯令女在司马炎派人搜捕的时候,这个刚烈之极的女子举刀自刎,至死也没有说出曹昙被送到了什么地方?
留着这么一个小隐患,让司马炎心中稍有些不快。
不过,曹昙不过是一庶子,手里又无兵无权,即便能逃得一条性命,也不能改变禅让的大局。
司马炎建晋登位之后,为彰显自己的能力和功劳,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
其一,追尊司马懿等祖、父为帝,立皇后杨氏,封宗室为诸王,功臣为公侯,这是新朝开张所必须做的,让拥戴者都得到好处。
其二,创建新朝各种制度,改年历为《泰始历》,腊以酉,社以丑。公元266年在晋国被称为泰始元年,与历史上相比,已经晚了足足一年,从中可以想像,赵广给予司马炎的压力有多大。
其三,大赦天下,颁布新律。贾充等人授命开始撰写《晋令》四十篇。礼法上也规定了约十五余万言的新礼。
其四,设立有别于汉制的职官。晋朝最为有名的“八公”制度出笼,即太尉、司徒、司空、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八公看似个个都是位高权重,但实际上地位平等,谁也不服谁,晋国真正做主的人,就是皇帝司马炎一个。
这种朝堂上的平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