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二百六十七章经济(1/2)

    岐晖倒是没有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居然引起了李世民的遐想。

    若是他知道皇上到底是怎想的,恐怕当时恨不得就会上去挠他个满脸开花。

    现在在岐晖的眼中,皇上完全就是个土包子,当初处心积虑巴结的想法,也已经不翼而飞了。

    只是当做师尊的客人来接待。

    看李世民冷着一张脸,岐晖毫不在意的说道。

    “如今的蓝田,天南地北,人来人往,什么样的客人都有。”

    “我就曾今见过扬州的来人。”

    “听他们说,不少地方,已经在开荒种桑了。”

    “就连巴蜀地方,也是有人在这么做。”

    “不知道皇上,对此做何想法?”

    “什么想法?”

    李世民还没有答话,尉迟恭反倒是有些奇怪的看着岐晖,直接了当的反问道。

    “不管是粮田,还是桑田,都是朝廷所大力提倡的。”

    “只要是荒地,不管是谁,不管是他想做什么,都可以。”

    “更别说是种桑了。”

    “这桑叶养蚕,蚕丝织锦,而锦在如今我大唐,就是当钱用的。”

    “难道不是多多益善吗?”

    “岐道长,说这话的意思,莫非是嫌我大唐,丝绸太多不成?”

    不光是尉迟恭,就连秦琼,李世民也都是一脸奇怪的看着岐晖,那怪异的眼神仿佛在说,你这人不对劲。

    更有千牛卫士兵,当着岐晖的面,扯出了盔甲下的衣襟,撇着嘴,不屑的说道。

    “哈哈,道长想说,这丝绸多了,大概会降价?”

    “我们巴不得它降价呢。”

    “到时候,我们这些大头兵,也能做上几件丝绸的里衣,而不是穿着这些粗麻了。”

    一众人的冷嘲热讽,没有让岐晖生气,反倒是让他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

    这就是知识。

    这就是垄断了知识的好处。

    你们是国公如何,是皇帝又如何,没有了师尊传授的知识,一个一个,还不都是井底之蛙?

    笑的异常惬意的岐晖,把目光盯向了尉迟恭,毫不示弱的盯着他的眼睛,直截了当的开口问道。

    “吴国公可知道,如今的大唐,有多少的人口?”

    “如今的大唐,一年丝绸的产量是多少?麻布的产量是多少?”

    “西域胡人来我大唐之后,每年采购的丝绸,具体又是多少?”

    “新式织布机,流传出去后,又有多少人家,开始使用这种织布机织布?”

    “而今年新增的桑田又有多少?”

    “镜子流行开来之后,有多少胡人,选择采购镜子,而放弃了丝绸,今年打下了吐谷浑之后,这高原之上的棉花,又会种上多少?”

    “这一切,吴国公,可曾想到?”

    岐晖的这一番话,底下的小兵,并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就连秦琼都只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可李世民听着听着,不由得冷汗涔涔。

    光是新式织布机一项,就能提高各类布匹产量的九十倍。

    而等打下吐谷浑之后,棉花的种植数量一起来,这天下的布匹又会增加多少?

    九十倍?九百倍?

    这大唐如今的人口,才有多少,怎么可能消化的掉这么多的布匹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