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朕真不是穿越者 > 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35章 帝札不名多署字——唐顺之(九)

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35章 帝札不名多署字——唐顺之(九)(2/2)

该也不太难做了。

    甚至,白云庵已经迫不及待的见一赵祯,将学堂的名字,也写到了那个大商号的股东列表上。

    这样一来,大商号的估值可不仅仅只包括这一笔活钱,因为白永安的具体操作是,可耻的将中立学堂的好几项产业,以及这些产业的相关技术,作价四十万贯算在了这所大商号的股份里。

    而且,他的这些股份都是甲等股份,也就是掌握决策权的那部分,而不是仅有分红权乙等股份。

    甲乙两等股份的设置,其实在融资过程当中还是颇造成了一些困难的。

    有一些富商巨股就不喜欢这种自己掏钱,还说了不算的感觉,倘若不是中立学堂背后有皇帝的影子,想来他们更不愿意出钱。

    反倒是那些官宦世家们,本着讨好小皇帝的想法,或多或少的都购买了一些股份。

    而那些将门世家,宗室勋贵,除了流态后以及其亲近的那些人之外,都付出了数额不菲的代价换取了这家商号的股份。

    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忠诚的表现。

    虽然太后还在临朝执政,像皇帝也看不到亲政的希望,但他们都清楚。未来肯定是属于皇帝的。

    因此提前结下一个善缘也是一件颇值得的事情,更何况还有现成的分红银子可以拿。

    能够和皇帝一起分润好处,再怎么吃亏,也是容易和皇帝搭上关系的。

    光是这一点,平时在家无所事事,基本上都靠皇帝恩泽过活的这些将门世家们,当然知道有多么重要了。

    这样一算计,丢进去几万贯铜钱,那根本就不算什么。

    甚至很多人都像曹家那样,希望能够在更加具体的产业上达成合作,这样搭上关系的路子就更广阔了。

    而且,现在的赵祯还不知道,有些人已经开始盘算,将自家的某些产业也作价入股到这个大商号当中。

    即便拿不到甲等股份也是好的。

    当然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名字的大商号,其估价更是已经高得离谱,即便是将产业整个并到最高一层的母公司去,也占不了多少股份,更何况最高层的股份可不是不会轻易给人的,那时候的赵祯,已经学会用二三级的控股公司来与人做买卖了。

    至于现在,他还得继续盘算拉谁下水比较合适。

    朝廷大员作为他重点笼络的对象,在持股这方面得到了较大的保护。

    比如说王家,他们就将和血糖以及大商号各自分别成立一系列的商号,同时应对产业合作和幕后持股所需的各种名义。

    为此王家实际上的复出恐怕远远超过承诺的数字,但王曾现在身体很好,王家也不用担心拿不出钱来——反倒是另外一名宰相张知白,他因为身体原因,而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太多钱才来,要知道宋朝的医药价格也并非想象当中的那么便宜,更何况。医学的落后,让这些有权位的人,更愿意在健康上花钱。

    所以,他们家应该是没有闲钱来和赵祯一起折腾的。

    甚至赵祯都不知道该不该主动去拉拢对方。

    不去拉拢的话,按说在张知白已经明确表态支持她的情况之下,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他的心中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毕竟大部分表达效忠之意的臣子,都可以从这里分润的好处,堂堂的张大宰相似乎不应该被漏下。

    去拉拢的话,又担心会影响了他治病的花销。

    不过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石景润却为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就在王绛离开之后不久,张知白为他送来了五十两金子。

    这是他以前得到过的一次赏赐,虽然因为花销巨大而耗费了一些,但这次他从其他地方又挪进了一些,把原来的数又凑了出来。

    五十两金子,在这个刚刚承平没多久的天下,还是颇为值钱的。

    而且在赵祯的安排之下,这些金子被干脆作价一万贯,参与了占股比例的计算。

    这无疑是对张知白一家莫大的眷顾。

    然而皇帝却不许任何人身上,仿佛是在担心这会替张知白惹上莫大祸事一般。

    但是消息很快就不胫而走,尤其是在学堂方面终于明确的迈出了产业化的第一步之后。

    石景润的蒸馏酒产业,此时在学徒们的帮助之下,已经小有规模。

    即便自己酿的酒无法满足平时的生产,但他们也可以到外面去购买散装白酒,然后回来蒸馏。

    再加上蒸馏过程当中的一些小创意,比如橘皮调味之类的手法,玉津园里的这些出产,很快就在汴京城里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更何况,还有石延年这个推波助澜的家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