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朱允炆已经失踪这些年,按说他还是有一些实力的!
“这个…可以让侯显跟随,他手下番子可以随意调动,另外张澜不是锦衣卫千户,闽南当地千户以下的的锦衣卫均可节制。”
朱棣像是发现了什么,看着朱瞻基认真的说道。
本来朱瞻基的私心是替爹爹交好一些边关将领,再将地方上的一些官员理顺一番,不曾想朱棣人老成精,还是反应了过来。
朱棣一双老眼没有丝毫的昏花,不仅没有让孙儿朱瞻基“阴谋”得逞,还将自己的家奴侯显给妥妥地安排了进来,这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真是糟糕透顶!
“阿嚏、阿嚏……”
刚刚过了京郊的张澜连着打了六、七个喷嚏,张澜揉了揉鼻子,不知所以……
自从一人双马,从冀中毫不停留两日后到达了京城,因为一路上朱瞻基不断传信,三日内必须赶回来。
本来张澜答应谢芳语,回到京城就来看她,甚至可以陪她去看正月十五的花灯,现在看来是不成了。
不过,给谢芳语带了江南的丝绸和胭脂水粉,也算是赔罪了,毕竟太子和皇太孙是自己的倚仗,按照历史走向,朱棣即将要御驾亲征,纪纲这条恶犬也该被斩杀了。
或许……这才是给谢家人以及被纪纲冤杀(故意杀害)之人一个交代,张澜已将一切都谋划好,下面如何做就需要太子和皇太孙两位倾力配合,也要看朱棣能不能痛下杀手。
朱棣一直信奉“平外首先安内”之信条,朱瞻基走后,朱棣看着案几上厚厚高达尺高的弹劾,他的眉头拧成了“川”字,曾几何时…他想把纪纲保下来,毕竟,很多事是得到他有意无意的“授权”。
而现在这个“替死鬼”必须死去,因为纪纲知道太多太多的事情,至于纪纲如何死,对朱棣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自古都是“伴君如伴虎”,对于那个射柳的传说,张澜是不信的!
还有朱棣杀死纪纲之后,最后一次返回了金陵,将金陵设为协都后匆匆返回了北京,随即将北京作为真正的大明首府,这些在史书上都有记载。
朱棣找朱瞻基说戊边之事,是想用北方蛮族之事试探一下,他知道现在太子势大,但是自己的这个皇儿身体已然孱弱不堪,这个时候如果儿子朱高洵“烂泥扶不上墙”的话,自己的皇太孙有没有担当,值不值得他去扶持,这都是关键之所在!
看来,朱棣还是在掌控着一切,所以很多正史上的记录,张澜作为一个当事者,并不是完全的认同。
因为历史(正史)都是由成功(强)谢书写,和那些野史比起来,被美化的东西太多太多。
这里面唯一能够符合史实记载的就是纪纲了,因为明年的五月端午,就是纪纲的死期,而现在纪纲还在醉生梦死,寻思着皇帝这里,能不能给他个爵位,也让纪家一脉能够光宗耀祖、流芳百世。
殊不知,很多事情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在不声不响中进行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