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中华大帝国 > 第十二卷 冷战铁幕卷 第四十六章 要和平不要内战

第十二卷 冷战铁幕卷 第四十六章 要和平不要内战(1/2)

    .

    以说赵刚的举动十分的冒险.在没有重兵保护的情况可以要了他的命.不过对于赵刚来说.冒这种风险获得胜利.远比冒着内战的风险开战要好得多.虽然赵刚自认为打内战的话.绝策…。

    这种局面与康熙定三番之乱局面差不多,不过人们只津津乐道康熙的糊涂远略,却没有看到这种硬碰硬的战斗中,百姓受到的伤害,还有国力的损耗。

    平定三藩是康熙一生中最主要的丰功之一。所谓“三藩”指的是镇守云贵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他们原都是明朝的将官,在明朝衰亡之际先后投降了清政权,而在灭亡明朝和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立功封爵为王。其中以吴三桂的势力最大。三藩对清王朝的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康熙继位后觉察到三藩问题的严重性,列入当务之急,寻找时机加以解决。康熙十二年(16年),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多病为由,主动申请撤藩“归老辽东”。康熙抓住这个机会,立即批准。此举深深地震动了吴、耿两人。他们已看出朝廷急欲撤藩的意向,惶惶不安。为消除朝廷的疑虑,先后被迫上章请撤。而吴三桂根本无意撤藩,心存侥幸,以为朝廷必予“慰留”。不料,弄假成真,康熙朝纲独断,力排众议。同意撤藩。在这个重大问题面前,康熙采取三藩同撤,未免操之过急,策略失当。他没有估计到这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对抗,更没有估计到吴三桂会带头发难。

    同年十一月,吴首先在云南起兵,公开抗拒朝廷撤藩。他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迅速率大军经贵阳北上,所向克捷。仅3个月,已占领湖南全境,前锋直抵长江南岸,摆开了飞渡长江天堑。直捣京师地态势。吴往来常德、州之间,亲临前线指挥。这时他已改称“周王”,改元建国号“周”。

    康熙对吴三桂叛乱,采取了毫不妥协的立场。从一开始。他就迅速作出反应,断然决定:尚藩、耿藩停撤,削除吴三桂爵位,将其长子额驸吴应熊逮捕。不久即下令处死,以寒吴三桂之心。同时,紧急调兵遣将。分据要津。积极防御。以荆州为大本营。军夹江对峙,阻挡吴军的正面进攻;以山东衮州为适中之地。接济南北;在西北一翼,以重兵阻击陕西叛军,威胁四川;在东南一翼,以重兵驻杭州、南昌等地,全力挡住耿军攻势,以防止他打通江、浙与福建的通道,轻易进入湖南与吴军合势。

    战争的进程表明,康熙的这一战略是正确的,恰好击中了叛军的要害。吴三桂的重大失误,就是屯兵南岸,不渡江,军队锐气随着时间地后延而低落下来。这就给事先毫无准备的清军以喘息的时间,并使康熙从容调兵,顺利实施其战略计划并千方百计分化、瓦解吴的部属。

    康熙地战略、策略很快在战争中收到了实效。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清军攻入福建逼近福州,耿精忠被迫出降,从而翦除了吴三桂东南一翼。次年,已暗通清军的尚藩公开表态反正,迎接清军进入广州。至康熙十七年(168年),清军已从各条战线进逼湖南,吴军节节败退。吴三桂已感到江河日下,匆忙于三月在衡州称帝,改元“昭武”,同年八月于忧心忡忡中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改元“洪化”。

    吴三桂一死,部属涣散,军无斗志,无心再战,溃败回云南。康熙抓住战机,指令三路大军展开战略大反攻。康熙二十年(1681年)九月,三路大军会师于昆明城下,以长围数十里围城。延至十月,城中弹尽粮绝,城南守将暗降清军引导清军破城而入。吴世璠自杀,其部属骨干人物如郭壮图、胡国柱、夏国相、方光琛等,或自杀、自焚,或被俘处斩。至此,这场历时8年之久的武装叛乱方告彻底平息。

    而历史上还有一个例子,很有趣的例子,南宋对待同样是割据四川地吴家兄弟,就是采用了怀柔的政策,一直到吴家兄弟全部去世,也没有降旨收复中央,直到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