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秦国做武王 > 第一九五章 治郡之策

第一九五章 治郡之策(1/2)

    “回大王,臣以为,上党之利,利在五处,然天下之事,有利则有弊,此为利弊相依也,用之好,则为利,用之差,则为弊也,上党之要,乃利化弊也。

    一曰,于地势。

    臣观天下之方位,可有南北之分,臣观天下之国,也当有南北之别也,楚国雄踞南方,平定诸多小国,方有如今之势,独据南方之利;而在这天下以北,则有赵、魏、韩、齐、燕、中山、卫、鲁,以及我秦之九国,如此北方九国之中,上党之地,可位于九国之中。

    能接燕赵,可到韩魏,以震齐国,我秦欲要天下之利,就需得有这九国之中,上党之地,乃是我秦收天下之利的第一步,这般险要之所,天下人人,也必定争之,我秦据守,则可为之为利,我秦若是失守,反而因上党损耗国力,则为之弊也。

    攫欝攫。上党之地,上,乃高之意,党,与天同党,四面环山,东有太行山,西有太行径,南下王屋,北有霍山,天下四处皆低,唯有上党为之高也,高,可居高临下,俯视九国也!

    其周边局势,东乃赵国邯郸之所,北乃赵国晋阳之在,南乃韩国野王之地,西临我秦国河东一郡,臣之以为,当以精兵强将,利用其地形优势,居高临下,坐视北方之中,监赵而御韩,进而威震天下,上党必得有军威。

    二曰,乃对赵之策。

    自大王即位以来,天下诸国,皆在我秦之手,尝有一败,韩有宜阳上党,魏有巩邑河东,楚有鄢郢二都,燕有洛阳之败,还有那齐国,我秦也曾有谋齐之举,唯有对赵,还未曾有正面一战也。

    赵侯赵雍,拥万乘之贵,在此天下人主、无不相王之际,赵雍却自称为君,蒙蔽左右,藏起寒刃,脱其甲胄,外穿布衣,妆天下无害也!

    可赵侯又于国内,变法强军,任用贤能,今日,赵国飞骑之威,已见锋芒,凡此种种,足见赵侯其志不小,我秦占据上党,与赵之间,必有一战,战则在上党也!

    方才,臣亦所言,上党北可到晋阳,东可到邯郸,赵人发于晋阳,起于邯郸,秦赵之战,必定在上党也,据守此险要,我秦上可合并河东,发兵晋阳,东可直逼邯郸,如遏赵人之颈,令其吸吐之困也!

    臣以为,如今,我秦已是东出有成,宜阳安定无虞,大王可以宜阳都督镇守上党,麾下战卒大军,也一样移师上党,以对赵也。

    三曰,上党虽为高地,但其水文丰富,四季之变,事宜农事,高地之上,也多是平川,平川之上,尽是沃野,所谓地多人少,便是如此。

    上党可出王令,招纳赵韩两国氏族,一人来,则有一人地,百人来,则赐百人地,千人来,赐千人地,也可筑城,以为秦吏,奖励功勋,纳赵魏之人,壮我秦之声威。

    四曰,遵循国策,兴修水利,鼓励耕种,教授礼法,倡导秦律,以化上党之人,尽皆归于秦也。

    巘戅小说tia&#110laixsw&#99&#111m戅。五曰,上党之利,还在涅石也,涅石,如炭而似炭,乃天地所赐,万物宝藏,涅石之用,可在炼铁也。西帝元年,我秦虽有宜阳铁山,可不得其炼造之法,西帝四年,黑旗山创冶铁,行流水工艺,可却受制于涅石也,今涅石齐备,铁山俱有,工艺先进,可大开铁厂,以振军威、国威!

    丹水,自北至南,上党有水运之利,涅石可沿着丹水而下,直入武遂之地,再转而宜阳也,臣以为,可将黑旗山冶铁业,一概转往宜阳,借用涅石之利。

    臣之五策,地利有其二,天时有其一,人和有其二,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尽是齐备,方为上党入我秦之所用也,望王纳之!”

    很好,很全面,基本上嬴荡所想的,公孙丑都有涉猎,这一二三五,都是针对上党而来,四则是遵循秦国国策,利农、利水、利教化、利治理。

    尤其是借用上党人少地多,水系发达的特点,吸纳赵国的氏族,这样赵国的人丁少了,那赵国的实力,就必然会下降,而秦国的实力,则会增强。

    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吸引天下氏族入秦的事,秦国本身就一直在做,公孙丑专门提出来,想来是要针对上党的情况,来定下策略了。

    其中三点,都是涉及上党之事,可还有两点,一则涉及到黑旗山,二是涉及到宜阳都督。

    当初,设立这三阳制敌长廊,咸阳为起点,洛阳为前锋,宜阳为中转,也同样重要。

    这一则是宜阳,是崤函古道的入口,二则是宜阳北上河东,南下可去楚国,设立宜阳都督,是为了防止洛阳被孤立,造成战略上的失败,还有其三,在当时的那个情形下,秦王并没有全权掌握秦国大权,他令魏冉为都督,完全是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

    现在这上面三点,都是不需要考虑了。

    &#21434&#21437&#32&#22825&#31809&#2356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