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明尴尬地笑了笑,道,“思路被打断了,容臣想一想。”
崇祯也尴尬地笑了笑,道,“无妨。”
刘慧明很快就拾起话头,继续分享“银行在赈灾中的巨大作用”的课题,崇祯一边听一边思索,又花了足足一个小时才融会贯通,长叹一声道,“先生此策与王文荆公青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慧明呵呵一笑,心道我的法子明明要高明得多,好不?
要是王安石手里有这么一个银行,他至于混成那样吗?
二人又把话题拉了回来,崇祯疑惑地问道,“你把钱借给其他人了,万一百姓来取钱,你没有银子岂不麻烦了?”
刘慧明哈哈一笑,“陛下想多了,我一家钱庄至少吸纳成百上千的百姓来存钱,他们总不会同一天来取钱吧?只要这些人不一起来取钱,钱庄就只需要保证一定的存量就够了,剩下的都可以借出去赚利息。因此,虽然钱庄账面上有那么多银子,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都被挪用了。陛下可以想象一下,天底下有多少银子,如果全部存到钱庄里来了,何愁大明没钱花?”
虽然很心动,崇祯还是有些疑虑,“话虽如此,朕就怕百姓一起来兑付。”
“陛下担忧得不无道理!”刘慧明附和道,“所以这就涉及到钱庄的立足之本了。”
“何为钱庄的立足之本?”
刘慧明伸手比了两根手指,道,“钱庄的立足之本,就两个字——信用。”
“信用?何解也?”
刘慧明道,“简单来说,钱庄要想避免陛下说的这种风险,就要让百姓相信钱庄,即使所有人同时兑付,钱庄也不会被挤兑垮。”
崇祯道,“钱都借出去了,如何能不被挤兑垮?”
刘慧明笑道,“钱借出去是要赚钱的啊。”
崇祯追根问底道,“倘若赚的银子不及借出去的银子呢?”
刘慧明颇有些无奈,但对方是大boss,他不能不正面回答,“陛下还记得先前臣说的用盐税做抵押吗?到这种时候,钱庄必须要有硬通货背书。”
“何为硬通货?”
刘慧明真想挠头,只得又普及了一些金融知识。
他本以为崇祯会像之前那样意识流,哪知他今天的脑子出奇的清醒,听到最后居然主动绕了回来,非要他百分百规避挤兑风险。
刘慧明只好把压箱底的东西掏出来了,“要想规避这样的风险,一是硬通货背书,二是让储户相信钱庄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第二种就是信用。”
“哦!”崇祯想了想,终于有些明白了,又问道,“那该如何让储户相信呢?”
刘慧明想了想,道,“有很多方法,于钱庄来讲,首先当然要随时保证一定储存量,要首先储户随时都有钱可取。然后就是多宣传了,这就和普通的商社差不多了。”
“你刚才说于钱庄来讲?难道还有其他意思吗?”
皇帝今天换脑子了吧?
刘慧明打量了一下崇祯,笑道,“陛下今天非得把臣肚子里的干货全部掏出来啊!”
崇祯哈哈大笑,“朕前几次和你商谈国事,当时没发现问题,后来下去仔细思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