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二十年过去了,早已卓见成效,东汉男子如今大多都在十八到二十岁结婚,更迟的也有,但不是主流。
女子大多数是十六岁到十八九岁结婚,比起之前,情况已经好多了。
随着医学的发展,大汉人民的平均寿命将越来越长,到时候早婚现象用不着他再宣传,也会自然而然的消亡。
到现在长公主生死未卜,本该负责操持此事的皇后邓猛,也没了心思,因此便搁置下来。
刘瑾和刘瑜兄弟两个,从小就是被长姐带大的,与她的感情颇深,听得她下落不明,都是忧心不已。
作为皇太子,刘瑾有着自己的使命,只能把这份忧虑深藏心中,强迫自己照常处理政务。
但刘瑾性格跳脱,又不在朝中任职,于是决定亲自南下去寻找。
见到小儿子风风火火地跑到中德殿求见,刘志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便破天荒点头同意了。
刘瑜原本就是一时冲动,还打算和父亲据理力争一番,没想到他竟然答应得如此容易,当下反而呆住了。
“父亲……”
眼前十六岁的刘瑜,早已身长玉立,容貌综合了父母的优点,既有刘志的美貌,又有母亲的英气勃勃,真是好一个翩翩美少年。
由于性格和教养方面的原因,与刘瑾相比,他的表情更加生动活泼,能够从脸上看到丰富的情绪变化。
这才是正常的十六岁啊,会因为长姐遇险而焦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身为皇太子的刘瑾,却只能选择了压抑和隐忍,他与刘瑜兄弟俩,就像一体两面。
“去吧,你也长大了,有什么想法,就该去身体力行,找到了华儿,也不必急着回来,等蜀州事了,陪她一起回京吧。”
此时刘瑜终于反应过来,不由得大喜过望,“多谢父亲,孩儿这就去向母亲辞行。”
说罢便急匆匆朝长秋宫而去,邓猛闻得刘志已经批准,也没有阻拦,只是又切切叮嘱了一番。
毕竟这孩子还是第一次出远门,又是天寒地冻之时,做母亲的总是有些不放心的。
奈何刘瑜去意已决,邓猛又特地从宫中安排了几名出行经验丰富的侍卫同往。
前后不到半个时辰,刘瑜便已经扬鞭跃马而去,刘瑾特地赶到宫门口相送,看着寒风中烈烈飞扬的背影,眼神中却充满了羡慕。
等到刘瑜的背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中,这才幽幽叹了口气,回过身来,他还是那个沉稳高贵的皇太子,眼中波澜不惊。
自从去年底灾情上报失误之后,刘瑾做事愈发谨慎了,每一道奏章都会仔细思考过后,才会进行批复。
而且他的智囊团也扩充了,从秘书省和各部都抽调了一些,不像以前偏重于翰林院的顾问,如今他更重视那些有实际经验的谋臣。
这是个巨大的进步,表明他已经脱离了理论阶段,进入实践阶段了。
如此下去,再历练个几年,等刘志把朝廷架构进一步完善之后,他差不多就可以脱手了。
初步计划,定在了刘瑾二十岁及冠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