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错。”
“那里啊?”杨柏德皱眉。“那里地势高,又是荒地,开垦费力耗时不说。开出也要养好些年才能变成熟地。且离崂水又远,难以引水。你确定要那处。”
杨皓说那里,距家里倒是很近。只是那里不仅是荒地,在荒地中也是最差那种。有一些杂木,多石头。
“除那里之外,也没有什么好地。只得将就要了。而且那里与朝廷赐给我的那片地连在一起。也好打理。”
杨柏德虽不满意,却也知道他说得没错。五丰村荒地早分完了。这些年虽然没有流民,老人不多,新增丁男却不少。早已经没有空余的地。
剩下都是山坡荒地,多贫瘠。那些荒地用来授田,虽说荒地按宽乡标准分,而且分口田更要在按轮作地再翻倍。但依然没人愿意要。
新增丁口在没有空余田地时,宁愿租别人的田地,或者给人做长工,也不愿意要那些荒地。
“那就这样吧。除此之外,你刚落户,照例是要给宅地的。左侧那块地皮也够大。”
如果杨皓没立户,是不能授田的。不立户,回到五丰村落户,就要入杨柏德的户籍。而朝廷授田有规定,十八以上的丁男,可授二十亩永业田,八十亩分口田。
狭乡要减半,如果从事工商业,永业田不给,分口田再减半。
鄠县属于狭乡,所以刚十八周岁的丁男杨皓,可以授永业田十亩,分口田四十亩。
不过那个数字是上限,而不是说必须要分那么多。
通常来说,授田是分已经开荒好的地。永业田死后不收回,但分口田在六十岁之后要收回一半,死后全部收回。
这些收回的分口田,用于授给村中新丁男作为永业田和分口田。分多少,还要看空闲田地的存量。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规定:如果家中已有田亩数,已经超过家中丁口应授数量,新增丁口不予授田。
杨柏德是地主,家中在附近几个村子共有田地一千三百多亩。
如今加上杨皓,也不过三个丁口,家中人均田亩超过应授田亩数。
所以,如果杨皓入杨柏德户籍,是没资格受田的。
现在他立了单户,杨柏德的财产暂时与他无关。
朝廷赐给他的荒地,是真正的荒地。在现在的人看来,没开垦的价值。
所以在赐地时,在文书上注明了那不算入授田。所以他还没有田地,官府就要给他授田。
现在他愿意要荒地,那村里可以分给他二十亩的永业田,和一百六十亩分口田。
听着数量,他是赚了。
但是实际上呢?开荒要成本,开好了荒,他一个人绝对是种不了那么多的。
如果不请人,想要打理好刚开垦出来的荒地,最多只能打理二三十亩。要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养成熟地。
就算是养成是熟地。按照这个时代的条件,积肥很少。那些荒地养熟了也大多是下田。种植下田,下的功夫可能更多。收成反而更少。
那样的田地,想赁出去也没人要。
为何?
鄠县多种植小麦。
如今小麦都是自留种,发芽率能有百分六十就不错了。那一亩要三十多斤的种子。
这时候的小麦亩产,上田也不过两百余斤。
像杨皓说的那里,没水灌溉,距离水源又远。风调雨顺还好,费心费力种一年,亩产应该百余斤。
如果雨天少一丁点,你肯卖死力挑水,又能挑多少?
那里距离崂水有三里多地。
至于荒地多给,是因为真正的荒地其实很少。只要之前是耕作过的,只是人逃了,丢荒了,那也是不会算作荒地。
那些好地都已经被人占了。
现在,他多分的主要是分口田。
分口田老了死了都要收回去。等杨皓开出来,到了六十岁,那些田地大概也养肥了。正好收回去。
所以这个授田法,最终便宜的其实还是朝廷。
不过杨皓是心里有计较,才会选那里。
他暂时也没说自己的打算。
只不过宅地的话,却不打算要旁边那块。
“爹,你说过官府给给分一亩两分的宅地。左侧的那块确实够了。只是我想要自己再买一些。日后扩建也有地方。”
杨柏德看了他一会,叹口气说:“你自己拿主意吧。”
这儿子回来了,虽然表现得挺亲近,但实际跟家里人却还不是真的很亲。
不过他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是骨肉分离十几年。
且这儿子离家时,实际上不过三岁。与家人能有多亲?
他也不过于担心,既然儿子愿意试着亲近见人,以后慢慢处着总会亲和起来。
正是明白,杨柏德知道儿子在回到村中之前就自己立了户,也没说一句话:“你想要哪里?要多大。我去跟里长说。”
“我看中了鹤涌坛。那里有个山坳,地势还算合适,且风水也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