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开元情诗与剑榜 > 第492章 大诗师的师,霍元甲的徒!

第492章 大诗师的师,霍元甲的徒!(1/2)

    不要说众人都看不懂了,就连路承允大诗师仔细打量着陈成这首“小飞鼠”诗,都默不吭声。

    不动声色间,路大诗师也掀开了自己出战决胜局的大作,诗曰:

    高台一登眺,满目白云深。

    况见林间士,俱闲物外心。

    岚光当几席,秋色上衣襟。

    何待一宵月,与师同啸吟!

    众人看了路大诗师的前六句,更加奇怪!

    因为路大诗师竟然像是和陈成同时“发病”,也开始“白云”啊,“秋色”啊,写了个遍!

    对自然界的风光情有独钟,对这局的主题:

    恩师——却视而不见!

    你俩是商量好了吗?

    还是说高手的对决,不能让人费解的话,都耻于说自己是高手?

    如果不是路大诗师在末尾处,提了一个“师”字,恐怕他的诗就和陈成一样,被众人断定是写离题了!

    搞什么名堂!

    前两局对决,一共也出品了十多首诗了!

    没有一首让我们看不懂!

    都是紧贴着题目,展开叙述。

    间或有一些别出心裁的技巧,等大家弄明白之后也都会心一笑!

    这一局即便只有钟规做了一首“暖场诗”,可也写得平易近人,大家都能相见他的恩师是什么样。

    偏偏你们两个的诗,一个“白云出其间”,一个“满目白云深”,却让大家看完之后都“不知所云”!

    谁给解释解释?

    陈成打量着路大诗师的诗作,同样心生“参差仿佛”之感。

    这一局,究竟谁才是发挥更出色的那个人呢……

    能和路大诗师打成一胜一负,第三局要说陈成不想赢,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我能发挥到现在这个水平,已经是竭尽所能了。

    对战双方就像是上拳台的选手,呈犄角相对之势,谁也不肯先表态,只让观众去评说。

    可问题是,你们俩不解析的话,观众们不大明白你俩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啊。

    那我们只能先看字面意思了。

    路大诗师的诗里面,起码还有“人”,不至于像陈成的“小飞鼠”那么离谱,先看他的。

    路大诗师说:

    一登上高台眺望,满眼所见都是深邃的白云飘飘。

    看见了林间的雅士,早已将身心“置身物外”。

    这个地方,是真的“亲眼看见”了这位“林间士”,或只是想象看见——说不好。

    路大诗师是“况见”嘛。

    在佛经中,倒是经常看到“况见”,诸如“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般若波罗蜜多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尚不见般若波罗蜜多,‘况见’菩萨及诸如来六神通事?”

    你说“眼见”,那我们觉得你肯定是和“林间士”在一个地方了;

    可“况见”,到底见没见到呢?

    这个词用在这里就不够“坚实可得”啊!

    先撇下这句,看颈联的话,依然延续路大诗师“颈联出金句”的创作规律,“岚光当几席,秋色上衣襟”无论用什么标准,大家都能看出来这是高妙超群的好诗句:

    把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当做席子,不知不觉之前,“秋色”便爬上了你的衣襟!

    岚光花影,山中秋色,简直美到让人窒息!

    放现代诗,可以说是极美的朦胧诗;

    放在古代,你给他打上“王维、陶渊明、孟浩然”的标签,很多人也未必能分辨得出来!

    高妙如此!怎么不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呢?

    在面对这样曼妙的自然风光时,难免会在心中泛起对恩师的思念!

    期盼着能和他一起目睹这大好的风光,在这片姣好的月色下,放声长啸!

    嗯,懂倒是都能懂,可就不知道为什么大诗师看到这样的景色,首先想的不是和某位姑娘共度秋光;抑或是与三俩朋友吟诗作对,而是想到了你“老而欲朽”的老师。

    而且更让想不懂的是,想老师就想老师吧,为什么你和你老师面对这样美丽的景色,想到的竟然是嚎一嗓子……

    哪还有大诗师、大诗师之上的大诗师的风范!

    难道路承允大诗师的老师,是像阮籍、嵇康那样的“奔放之人”,抑或是沾染了服用五石散那样的“瘾君子”,“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只能说,路大诗师虽然奉献出精妙如神的颈联来,可是整首诗给人的感官的确很奇怪。没有像之前的诗作那样能说服众人。

    除非是大诗师的世界我们望尘莫及,看不到那么高的境界。

    就在众人腹诽的时候,陈成开口问:“敢问大诗师,尊师何许人也,名讳是?”

    “也不好腆着脸便认为‘恩师’吧。”路承允感叹道:“这位大贤,虽然我也只面见数次,承蒙指点数篇诗文,但是受用无穷,大有‘启三十年未解’之慨叹!”

    陈成心思一动:“那他老人家便是……”

    “殿中侍御史,王摩诘先生。”

    “啊!”在场的众人齐齐惊呼!

    竟然是他!

    陈成也心中了然,果然是王维老师啊!

    从之前与梅英卫、窦明的谈话中,他已经知道,王维老师的岭南之行,堪称是“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文化传播之旅

    所到之处,发掘、启迪了多少青年才俊啊!

    也只有他老人家的惊世才华,才能让这些自视甚高的青年才子们,正视自己与绝顶高手的巨大差距,口呼“受用无穷”!

    既然是王维老师,那么这首诗就一下子豁然开朗,很好理解了!

    王维老师是继陶渊明、谢灵运之后的又一位笑傲古今的山水诗大家!

    在孟夫子仙逝之后,他在大唐的“山水诗扛把子”地位更是无一人可以撼动!李白杜甫来了都没有用!

    一遇到秀丽的山水风光,他老人家能不诗兴大发,感慨良多吗?

    所以,当路承允大诗师在某处看到了“岚光当几席,秋色上衣襟”的惊艳风光,第一时间就是想到了这位山水大师!

    多么希望他也能看到!然后留下几篇传世诗作!

    路大诗师对王维老师境界的评价,早在颔联“况见林间士,俱闲物外心”中就已经可以看出了,王维老师就是张九龄说的“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啊!

    何为“物外”?

    谓超越世间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