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12部分(1/2)

    “那我可候着你来,今天中午喝啤酒,是陶洋从县城捎回的青岛啤酒,呆会见!”陶计春挂上电话,嘴角却露出一丝阴阴地笑容,脑子里却盘算起一笔小帐:这次建桥三十万,我最起码也要捞取两三万,就从这水泥先下手,一吨回扣三十元,五百吨就是一万五千块,陶天朋那里我给他五千块算了,这个小狗日的,每次都是坐享其成,白吃白拿,也应该少给他两个花花,这几年的名气,风头都被他赚足挣光了,我总该从经济上捞点回来,也权当作经济补偿罢了!

    陶计春就是这样一个善于算计的人,这么多年来官场中的滚摸爬打,他无时无刻不在算计着,算计着如何捞钱,算计着如何保全自己的财政大权,同时他为人做官有三个原则:一做事不能太绝;二为人不能太贪;三为官一切跟着领导转。就这样,他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为人做官,才能二十八年来一直实权在握,安稳如山,他左手拿着公款,右手也善于支配这些公款,但总是花去小钱把大钱装入口袋之中,据说他至今最少也捞了二三十万元公款,天哪!这可只是个小小的村委会会计,只管几千口平头老百姓的财政官员。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陶计春有钱从不夸富,从不张扬,却摆弄出一副十分清贫的面孔,如今村里十户有八户都盖上二层小洋楼,可他依然是泥巴和竹篱构成的小院,举家上下穿戴的都是极为俭朴,平日粗茶淡饭过的是最寻常不过,在外人眼里,总认为陶会计一定是清廉无私,一心为公的好会计。

    “爸,给我五十块钱,今天学校又要收取高考资料复习费。”顺着话音,从房间内走出一个清秀亮丽,大眼睛圆脸蛋的少女,一脸可爱的笑容,真是好美丽动人。

    陶计春不悦地抬起头:“怎么又要钱?上天我不是给你过五十块去交什么费了吗?”

    这少女就是陶计春掌上明珠,手心里的宝贝——陶阿敏,今年芳龄十八,在五斗镇中学读高三,眼看要参加高考,她调皮一笑:“爸,你懂什么呀!上天交的是英语辅导费,这可是两码事。”

    陶计春哼了一声:“什么是两码事三码事的,我看都是你们学校变着发子乱收费,真是无人管了,一个高中生一年下来七费八费的竟然要交上千块钱,让老百姓的孩子还能读起书吗?想当年我读高中时一年才不过十来块钱,真是乱套了!”

    “爸,你就别提什么想当年,你还是快快掏钱,什么学校乱收费,还不都是和你们村委会一样,一天到晚变着法子要钱,再说,您老人家还在乎这几十块小钱嘛?”阿敏边说边从电饭锅中盛出一小碗米饭,“好香呀!爸,我可先吃了,要不又要迟到了。”

    “嗯。”陶计春点点头,轻轻地叹口气:“其实爸现在手头也一直很紧,县里那套房子装修正等着钱用哩!”

    “县里的房子?!”阿敏吃惊地看着老爸,筷子上还夹着片羊肉,怔怔地一下子回不过神来。

    陶计春这才发现自己失言,慌忙一摆手:“看,我真是犯浑了,这件事怎么说了出来呢?小敏,这可是件不得了大事,你千万别给传出去,县里买房子的事我连你妈也没有告诉过,记住,千万要守口如瓶!”

    “这可是件大喜事,干嘛要这么保密呢?好像见不得人似的,再说了,村里许多人家不都是住上小洋楼,有大惊小怪的?”阿敏是百思不解,真的搞不懂,爸爸为什么会去城里买房子,买房子又不是偷人,干嘛要保守秘密呢?

    陶计春一本脸色:“你小孩家懂什么,反正你只要守口如瓶就好,否则会连累你爸爸的前程,记住了,给你。”他边说边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想了一下,又掏出一张二十元的钞票,一起递给女儿。阿敏接过钱,再也不敢看老爸严历的目光,低下头只顾吃饭,心中仍是一百万个不明白。

    其实陶计春自然有他的打算,舍近求远去城里买房子,一是为了让儿子陶洋在城里安居乐业;二是避免村里人说三道四;三是农村到城市是未来发展的需要。

    小院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陶天朋穿得是一尘不染的走了进来:“哟,二叔,这几日不曾登门,满圆春色可真是好风光,什么时候养了这么多花草?真的好香,好漂亮!”(按辈分陶天朋应该喊陶计春叔叔,加上陶计春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所以称呼为二叔。)

    陶计春急忙从椅子上站起身,嘿嘿一笑:“天朋,你真是让我久等了,快进屋坐,我哪里有空养这些花草,是小敏种的,也的确让人喜欢。”

    “哟!是敏妹子种的,看不出,姑娘大了,知道养花种草了,”陶天朋说着讲着走入房间,接着连连挥手叹气:“路上我碰到九山大叔,耽误了片刻,他老人家非得要向我诉说一肚子苦水,说他三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