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一些重大的军政问题。
萧敬历经三朝,为人谨慎,熟悉典故,每当皇帝询问什么事,他都了如指掌,对答如流。
这并不是什么天赋异禀,而是其背后付出过艰辛与汗水,每当皇帝对某些事呈现出关心,萧敬便会在下面做足功课,等到皇帝问起时,才能做到对答如流。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眼下弘治皇帝开始密切关注南洋诸国的奏报,这也让萧敬不得不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
为什么陛下开始关注南洋,是因为下西洋吗?
可能有这个因素,但是下西洋之前,大明与南洋诸国的商贸已经开始,人家甚至还来朝贡,难道陛下害怕南洋诸国拦路抢劫下西洋的船队?
就他们那点人,那点兵,他们敢吗?
如果不是下西洋,那会是什么?
突然,萧敬倒吸了一口凉气。
莫非,陛下有意效仿先祖,如文皇帝征安南那般,集结大军,挥师南下,将南洋诸国并入大明版图?
可是,傻子都知道弘治皇帝是个节俭又谨慎的皇帝,开疆拓土的美梦谁都会做,但是这其中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值不值得,这才是实际的问题。
打仗拼的就是钱粮,当初文皇帝征安南,耗费钱粮无数,虽然打下来了,但是,根本守不住,天天有人造反,最后只好撤兵。
没办法,你都把人家老窝端了,还不许人家反抗?
思来想去,弘治皇帝南征,可能不大现实。
萧敬又犯愁了,自己这个位置看起来风光无限,可真心不好做啊,无论何时何地,皇帝在做什么,心里在想什么,他必须知道。
要不然,皇帝问你话,你一点准备都没有,好意思吗?
就算猜也要猜出来!
如果猜不出来,那就别在这个位置上做了,给人家有能耐的腾地方吧。
想到这里,萧敬派人拿来最近三个月的密报,所有呈交给陛下的密报,东厂都有留底。
他一个一个打开来看,每打开一份,就去回想当时,弘治皇帝看到这份密报时候的表情。
是面无表情,匆匆扫了一眼。
还是神色凝重,仔细观瞧。
足足一整天的时间,萧敬足不出户,眼睛都酸了。
小太监过来掌了灯,斟了茶,又端来两盘糕点,说道:“萧公公,您都一天没吃饭了,先吃些点心吧。”
萧敬不耐烦地摆摆手,将人赶走,继续筛选。
最后,大约近百份密奏被筛选出来。
萧敬将这些密报按照时间排序,从头到尾仔细重新浏览一番,心中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靖海侯!
所有陛下多看了一眼的密报都和张鹤龄或者是南洋诸国有关。
萧敬再次陷入沉思,张鹤龄,南洋诸国,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难道,陛下想打仗,派张鹤龄挂帅?
毕竟张鹤龄打仗还是有一手的,三百人出海,从三万扶桑人手中收复夷洲岛,仅凭这一条,南征主帅的位置非他莫属。
想到这里,萧敬腾愣一下坐起来,叫道:“来人!”
刚才的小太监赶忙跑进来,行礼道:“萧公公,您有什么吩咐?”
“将靖海侯府附近的暗桩都给我叫过来!”
“现在?”
萧敬一瞪眼,道:“就是现在!”
“可是,宫门已经关闭,没有陛下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入。”
萧敬这才反应过来,看了看天色,诧异道:“天黑了?”
“对啊,早就天黑了,现在已经是三更了。”
萧敬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坐了一天一夜,不好,明天一早还要服侍陛下上早朝呢!
其实,这个早朝不是早晨,而是凌晨,一般来说,凌晨三点,皇帝起床,同时,文武大臣已经在午门外集合,大约五点钟,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早朝时间就是凌晨五点至八九点,冬季会延后一个时辰。
距离弘治皇帝起床,只剩下一个时辰了。
“那就明日,中午时分,记得让他们在此地候着!”
说完,萧敬突然想到,如果明日早朝完毕,陛下便向自己问起,该如何回答?
“明日一早,你就去宫门守着,一开门马上去靖海侯府,向安插在侯府外围的暗桩了解一下靖海侯的近况,然后回来告诉我,一刻不得耽搁,明白了吗?”
“小的明白!”
卯时,天还未亮,皇帝已经起床了。
“萧伴伴,你的眼睛怎么这么红啊,没休息好?”
萧敬不是没休息好,是压根就没睡。
“奴婢年纪大了,这双眼睛吹了风就会红肿一些,过一会就好了。”
“若萧伴伴身体不适,就去歇着吧。”
弘治皇帝心中仁慈,毕竟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也不容易。
萧敬赶忙回道:“多谢陛下关心,老奴不妨事的。”
弘治皇帝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和往常一样,去上朝。
今日的朝会并没有什么特别,议的都很顺利,弘治皇帝发现,自从开海通商,国库充裕起来之后,好像很多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退朝的时候,身边没人吱声。
弘治皇帝甚至听到耳边传来呼声,这声音并不大,但是自己离得近,听的很真切。
转头去看时,果然,萧敬站在龙椅旁,睡着了……
弘治皇帝脸色刷地沉下来,还好萧敬身边的小太监机灵,在他后面扯了一把,萧敬这才反应过来,看了看四周,喊道:“退朝!”
文武百官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小插曲,但是,弘治皇帝就在身旁,怎么可能不知道!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