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道路的铺设,需要慢慢的来弄,急不得。起码也要将今年的麦子种上了,才能雇佣闲下来的百姓工作。也能给闲散的百姓增加收入,花荣开的雇工价格也是合适,每月三贯钱,管饭。待遇很不错了。闲时不仅能赚钱还能省下家里吃用的耗费。里外里加起来不少了。
当然基础建设的措施,也不止水泥道路的铺设,还有陆续开设的红砖厂。现在用的砖石都是青砖。青砖比较结实耐用,可是生产比较复杂,产量有限。红砖的话虽然没有青砖的质量好,可是生产简单,速度快,适合大规模生产。
花荣是打算逐步用红砖大瓦房外面墙壁涂匀水泥,来取代辖下百姓的土胚子房和草木屋的。好处很多,可以减少失火的几率,也可以造个火炕抵御冬天的寒冷。能提高百姓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加百姓对于梁山政权的好感和支持。这也是有了在倭国取得的财富做底,花荣才会决定做的。不然省吃俭用还来不及,就是想到了这些事情也没有能力做的。
最先改建房屋的地方,就是临近梁山的石碣村。这里一直是梁山政策的试验点。有着阮氏三雄的关系,好处一般都是最先享受到的。而且石碣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梁山做事,这也算是给家属的福利了。村里现在也都是殷实人家,吃喝不愁,娶妻嫁女也不愁,多少人都想将女儿嫁到这里来享福,也愿意娶村里的姑娘,也好更快的享受到梁山推行的福利。
示范村的建设不用他们自己动手,自有梁山的建筑队来做。建筑队浩浩荡荡的开进了空无一人的石碣村,村里的人都是带着家当到了梁山暂住,有阮氏兄弟的安排,住处很好解决,后山移民后留下的房屋有的是。他们只等一个月后,拎包入住就行了。
这些基建的事情都是急不得的,都要慢慢的让百姓接受。
在试验出水泥后,花荣就回山了,剩下的事情自有人来做,他能抽出功夫来亲自做这个事情的开头已经不容易了。
梁山下一步的目标还是河北之地。
回山的军队半个月的时间,也都是休息的差不多了,正是趁着夺取倭国,士气正盛的时候,进一步的扩大战果。本来花荣是打算亲自出马的,不过被前往倭国的又回来了的狄成打断了。所以只是派了张清的疾风营和武松的伏虎营先行攻取东昌府。
狄成他是跟随着运送百姓的船只回来的,同行的还有一艘明显破旧了的千料海船。
这艘船上的东西也确实是花荣在意的。
“狄成兄弟怎么独身回来了?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当面说?”花荣看着面前的狄成问道。
狄成道:“小弟也不知道重不重要,只是小弟带回来的这艘船是从南边琼州过来的。船上所装的事物有些特殊,所以才亲自带他们过来了。”随后又解释了一句:“小弟和驻守在那里的宗泽知州禀报过了,那里目前形式稳定,暂时还在稳定本州岛上的关中和东北地区,不攻打北海道那里,只是巡视边界,用不到这么多水军。”
花荣也不纠结这个事情,直接问道:“这琼州来的船,你们是怎么遇上的,船上装的又是什么?”
狄成道:“不是我们遇到的,是他们被一股邪风吹的迷失了方向,到了倭国的。船上装的,他们说是一种粘合剂,小弟看着不像。他们本来是打算去到江浙那里兜售的,不过那里正是混乱着呢,他们没敢靠岸,就向往北方走走,找个安稳的地方上岸。只是没想到遇到了一股歪风,直接给他们吹到了倭国那里去了。”
“将他们领头的带过来,我问问吧!”花荣吩咐道。
“是!”狄成答应了一声转身去了。不一会就带着一个皮肤比较深的中年汉子走了过来。
也许是狄成路上跟他介绍过了,那汉子过来见着花荣就跪倒在地,拜倒:“小人拜见大元帅!”
“起来说话吧!”花荣并没有上前扶他只是开口道。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人有没有什么别的心思。
紧接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们是做什么的?要去哪里?”
那汉子道:“小人叫张大森,琼州人士。我们那里穷苦,没什么收入,只有一些特殊的胶树。我们知州姜唐佐也是我们琼州那里的人,早年中了进士后,就一直在在琼州为官。也是肯为我们百姓考虑,只是找了全岛,也就这些胶树流出的汁液能作为黏合剂,就弄了一条船,让我们带着前来大宋大陆卖了,也好赚些钱财。只是我们运气背了一些,在海上迷失了方向,竟然给吹到了番国,还好遇到了元帅的人,补给了一番,小人万分感谢。”
姜唐佐这个人吧,花荣好像在哪本书强见到过,好像是苏轼的弟子吧!忘了,记不清了。不过这不是重要的事情!还是看看船上的货物是什么的好。
“走吧!去看看是什么东西,要是能用的上的话,我就收了。”花荣道。都不容易啊,可以的话能帮就帮吧!
到了水泊岸边,就看到一艘饱受摧残,打着不少补丁的千料海船,停在那里,感觉随时都能沉没一般,也不知道是怎么开到梁山这里的。跟在旁边的狄成道:“这还是在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