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开始于南海 > 第241章 奇葩的地方律法(天又黑了,求票)

第241章 奇葩的地方律法(天又黑了,求票)(1/2)

    张亮这个人不是个猛将,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底层出身,擅长钻营,主要的功劳就是为李二奔走,帮助李二聚集势力直至登基为帝。

    按说他这样的人心思灵活,善于察言观色,人缘应该不差。

    可他的性格却和大唐的其他将领们格格不入,唯一和他臭味相投的还是侯君集这个混混出身的人。

    底层出身的人都有容易自我迷失的困扰,这种迷失在张亮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张亮在成为国公之后就管不住自己了,他为了加强自己在军中的权威,收了五百个干儿子,在登州舰队进行渗透,还想着趁薛万彻被御史台弹劾的机会夺得舰队的领导权。

    李二知道张亮搞行政还行,要是掌握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保管会搞得一团糟。

    所以李二保下了薛万彻,反倒是把他派出来,给移民船队护航。

    人一旦迷失自我,就容易犯错误,盲目自信的他看不上商人,更看不上崖州官场的那些一身铜臭的官员,俨然忘记了自己也是在披着遮羞布捞钱。

    正常来说他蔑视商贩的做法是没什么错的,大唐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士农工商四民的地位千年不变,身为那一小撮最顶级的勋贵,张亮有资格这么做。

    但他运气不好,碰到了志大才也大的马周。

    马周同样是底层出身,却没有那种功成名就后报复性的歧视他人,同样是名臣,但差距太大,格局能决定很多东西,包括个人的结局。

    张亮的结局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即便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李二的心胸还要杀掉他,可见他不是个懂大局的人。

    张亮跑到无涯别院求见李渊,自然吃了闭门羹。

    自从垭口港事件发生后,李渊对官民关系就十分敏感,张亮对待小商贩们的态度让他不喜,他也不想去掺和南海道的事情。

    潘攸是个谨慎的人,他敢派人查封张亮的店铺肯定是有证据的,张亮这种人在税务上一定有不少问题,所以李渊选择了冷眼旁观。

    张亮家的店铺账目的确有问题,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商铺都多多少少有些问题,云家和皇家的产业也不例外,区别是有没有人敢查你。

    张亮的特立独行给了云浩和潘攸机会,因为查他的账不会牵扯出太多人,查起帐来便没有了太多估计。

    三家店铺的账目对遍地账房的崖州来说不是什么大工程,都督府的税官们用了两个小时就查出了七笔交易涉嫌违法,逃税金额在两千贯上下,走私贸易在五千贯左右。

    三家店铺的掌柜和账房第一时间被捉拿审。

    三个账房的嫌疑在第一轮审问时就洗清了,原因是他们多次向税官反应过三个店铺的资金流不正常,只不过没有引起税官的重视。

    也可以说是潘攸和云家故意忽略了勋贵官员们走私和逃税的事实,把这些事情当作了一种反击和压制的手段。

    这种事情大家心知肚明,不放点把柄在对方手上又怎么能有稳定的盟友关系呢?

    张亮违背了崖州的规则,云家也成为了社会形态的挑战者。

    士农工商,被曲解的社会等级遇到了最有力的挑战者。

    南海道是个特殊的地方,拥有着与大唐主流思想差异巨大的规则和自主权,意味着在律法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