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鸿图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部书院

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部书院(1/2)

    崇祯嘿嘿的笑着,提起笔在那张平面草图的一侧画了一个椭圆形的圈,想了想又在那个圈中加了一个长方形。作为一个曾经爱岗敬业的体育老师,他一点都不介意,将现代足球的起源地也放在大明。

    将那张书院的平面图修改好,崇祯重新拿过那份密折,继续向下看去。

    在工部学院的建筑布置之后是书院的学制设置。徐光启将书院的管理机构设定为:祭酒,司业,监丞,典薄,博士、助教、学正数级,每级设官员数人。学生来源设定为工部属下二十五岁以下的年轻工匠,京中匠户子弟,以及愿意进入学习的普通民户及士子。

    工部书院将分为格物、致知、明用三个由低到高的年级,每个年级分为若干班。入院的学生,按照能力水平进入不同的年级学习。书院每年进行两次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被允许进入高一级学习。高级学生学满一年考试合格后,准入工部对应衙门历练。历练半年考评合格,可获得监生身份,同时获得进入国子监继续学习的机会。

    在这段之中,徐光启还婉转的请求崇祯能给与这些入学的工匠学徒一些基本的待遇。按徐光启的说法,有了这些待遇,一方面可以更容易的招收学员,一方面也可以让在书院学习的学生能够安心学习。

    崇祯微皱着眉头,将这段来来回回的看了几遍。从徐光启对于工部书院的设计上看得出,他应该是参照国子监的规程,并且进行了一定的修改的。不过,他最终没敢给予工部书院的学员像国子监监生那样,在历练合格后便可以参与选官的机会。而仅仅只是想将那些人纳入国子监中。给与一个监生的名份。

    崇祯稍稍想了想,便明白了徐光启如此安排的原因。首先,在大明有了监生的身份便也就有了做官的资格,而监生的来源则有很多种,例如举监,贡监,荫监,例监等,而其中例监便是捐赀所得。正是由于有了如此多的途径可以成为监生,所以监生这个身份并不为正统的士大夫阶层所看重。也就是为此,让工匠们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能够当官的身份,对现有的官员任用体制触动最少。同时,新成立的工部书院也就不会那么显眼,所受到的压力自然也会小很多。

    再者,作为一直以来不被重视的工匠们,能得到这样前途已经非常的不错了,想来必然会吸引一大批工匠参与其中。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真的按照这个办法去办,工部的这个书院也就隐隐的变成了国子监下属的一个初级的学校,这对于提高工部书院的地位也会有不少帮助。说不定对于一些难以通过科考的士子,也会有一定的吸引力。

    崇祯皱着眉头想着,半晌之后才拿起笔在徐光启的奏折空白处写到:工部书院新建,不宜设立太多官员,且不好同国子监官职相同。原折中的官名一概不用,重新设立为院长,督学,教授,讲述,辅教五级。分别授以工部郎中,员外郎,主事,大使,副使衔。

    想了想崇祯继续写道:高级学员入部实习合格后,不必再入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