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三百四十九章我刘备,又来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我刘备,又来了!(1/2)

    大约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刘备等人再次来到了隆中。

    因为有了上一次到来的经验,这一次,刘备等人是轻车熟路,不仅带了几名随从,而且还带了一些贵重的礼物。

    ‘礼轻’尚能表达‘情意重’,那么‘礼重’呢?自己若真碰到了诸葛亮,他好意思不出山?

    后世曾经有人总结过:“曹操能分得天下的一部分,靠的是个人能力;孙权能分得天下的一部分,靠的是阴谋诡计;而刘备能分得天下的一部分,靠的则是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

    其中,刘备这坚持不懈的精神,故事最多。最能让后人津津乐道,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一次,刘备运气很好,诸葛亮并没有外出。

    当诸葛亮听到门房前来汇报刘备到来的消息之时,立即放下手中之事,率领家人,大开府门,正儿八经的迎接刘备等人。

    小说里曾经写到过: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前后三次到达隆中求见,前两次均是求见而不得的结果。

    直到第三次到来,才正好碰到了诸葛亮在家午睡。

    刘备便让关羽和张飞两人在府门外等候,自己则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

    过了很长的时间,诸葛亮才悠悠转醒。

    于是乎,刘备趁机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所感动,于是乎,便有了详细的战略规划—《隆中对》。

    然而,这些只是小说杜撰的而已。

    现实情况,肯定不是这样的!

    试问一下,都已经是成年人了,怎么可能会作出自己午睡,让‘老板’等着自己的事情?

    工作不想要了,想辞职?要不是感觉工资高了,想少挣点钱?

    要不是这些原因,那就是自身的原因了:脑子瓦特了?暂时短路了?

    要不就是特别的原因,比如说,想考验一下老板的态度?

    无论是哪种情况,基本上的结果就和这份工作拜拜了。

    此时的诸葛亮,肯定不属于这些情况,一是因为他没有老板;二是从他自比管仲和乐毅,就能看出他内心的一些痕迹—这明显是‘怀才不遇’,哪里还有什么‘挑三拣四’的心情?

    为啥诸葛亮比的是管仲和乐毅,而不是别人呢?

    这其实就很好解释了!因为管仲和乐毅,都已经死了!

    过去的人,即使名声在显赫,他的成就也就只能有那么大了;而自己,风华正茂,潜力无穷。

    与此同时,和古人相比,还能提高自己的名声,让有名的主公慕名而来,何乐而不为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现在的人,诸葛亮比不过。

    无论是韩成身边的李儒,沮授,司马懿;还是曹操身边的郭嘉,贾诩和荀彧,都不是此时的诸葛亮能比较起的。

    李儒等人,靠的不是什么自比古人,而是自己那实实在在的战绩。

    诸葛亮再厉害,此时也只是一个未上过战场的‘乡野村夫’罢了。

    若他说他自己比李儒等人厉害,天下人不会觉得他有多厉害的,只会觉得他在吹牛。

    李儒等人,那可都是有实实在在的战绩成果的,你诸葛亮的呢?你啥都没有,你和人比啥?

    因此,诸葛亮对刘备的态度如此恭敬,也就能解释的通了。

    此时的刘备,可是天下闻名的人物,诸葛亮自然要好好招待一番。

    若‘招待不周’的名声传了出去,那可就是丢人丢大发了。

    各种美食,美酒,不要钱般的端了上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诸葛亮依旧是谈笑风生,但刘备却是抗不住了。

    他是真的很着急啊!

    黄承彦的信中,夸诸葛亮能力出众,可是至今为止,并没有见到他的出众之举啊。

    若是徒有其表的‘虚名’,自己这一个月,可就是白白的浪费了啊!

    他的时间,本来就耽搁不起的,再加上这一个月的‘白干’之举,岂不更加是‘雪上加霜’了?

    于是乎,刘备正襟危坐,对着诸葛亮出言问道:“孔明,你我一见如故。我有个问题,想当面请教一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聪明的诸葛亮自然明白刘备的意思。对着刘备微微一笑,然后说道:“若玄德兄信得过我,可否移步书房?”

    诸葛亮的意思很明白:这里下人众多,不适合谈论如此机密之事。

    刘备自然知晓其中缘由,便对着诸葛亮抱了抱拳,然后站起身来,对着诸葛亮说道:“打扰了!请!”诸葛亮便带着刘备朝着自己的书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