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唐朝贵公子 > 第六百零五章:封亲王

第六百零五章:封亲王(1/2)

    不得不说。

    陈正泰这一套手法,当真是让李世民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

    他一直都在想,这天下变了,可是怎么变的,变成了什么样子,或许说……怎么去利用这些改变?

    对于这些,李世民是门外汉。

    他不懂。

    他还是那个谦虚几下,百官们吹捧几句明君,而后跨上马,操起刀来一阵乱砍的汉子。

    可这一套……行得通吗?

    李世民已经觉得自己砍人的效率很高了,不出意外的话,在自己的人生到达终点之前,还能干死几个国家。

    可现在……他才发现,陈正泰这一套手法,才是真正的高端且有格局。

    直接利用甲胄,将对方拖垮,弄得人家民不聊生,民怨四起,改变对方的战争形态,把对方拉到了自己的棋局之中。

    这就好像下象棋一样,自己制定好了规则,弄好了棋盘,而后告诉对方,这象棋了最厉害的便是‘马’,我把你的棋子全部换成马,你就无敌了。

    等到对方喜不自胜,自以为天下无敌的时候,结果他发现陈正泰这个狗东西手里的棋子却是全能的,人家不管是啥,捏着一个棋子,直接拐三个弯都能干掉你。

    为何?

    因为棋盘是他的,规则也是他制定的,管你是车是马,轻轻松松的就绞杀了你。

    那高句丽,钱出了,百姓也盘剥了,最后却是输得一塌糊涂,什么都不剩下。

    这是真正的管仲之才啊。

    而陈正泰就不轻松了,面对李世民的询问,却是沉默了很久才道:“儿臣蒙受圣恩,已是感激涕零,如今侥幸得了一些功劳,怎么好意思要赏赐呢?陛下若是在赏赐儿臣,儿臣便要无地自容了。”

    长孙无忌和张千站在一旁,听到陈正泰的这番话,长孙无忌先是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心里叫厉害,说是惭愧和无地自容,又是谦虚又是拒绝,这摆明是胃口不小。

    要知道,若是真的谦让,肯定会说,要不陛下随便赏我一点钱吧,或者给我一点地吧。

    如此一来,皇帝就坡下驴,大手一挥,好,赏了。

    可若是再三辞让,恰恰让陛下不得不亲口说出赏赐,而皇帝开了口,当然不能赏得太少的,毕竟……这是天大的功劳。

    等于是又将皮球踢回了李世民的脚下,意思是,你自己看着办吧。

    李世民则是笑吟吟地道:“朕一直说,谁若是拿下高句丽,便敕封为王,正泰现在乃是郡王,理应再加一爵,加封为亲王,长孙卿家,你看如何?”

    长孙无忌当初可是吏部尚书,在这件事上,他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长孙无忌便道:“按理,除非追谥,否则异姓不能封王。只不过当下,朔方郡王本就已是王爵,已是破例,不过既然已经破例了,那么再破一例,想来也无人反对。”

    李世民点头道:“朕也是这般想的,此事,待三省一阁讨论之后,再行颁布旨意吧。”

    李世民显然是乐见其成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反正陈正泰的儿子,也算是李世民的半个血脉。

    朕自己的儿子都要封王,自己的女婿和外甥当个王又怎么了?又没吃别人家的大米。

    这事……李世民也觉得理应没人反对。

    就算有,也可以强力推动。

    毕竟这功劳不小,足够堵住所有人的嘴了。

    陈正泰于是谢了恩。

    李世民又忍不住感慨地道:“卿家了却了朕一桩心事啊。”

    他又打起精神道:“这高句丽,已是悬孤了数百年,朕打算辟其为郡县,永为我大唐疆土,如何?”

    陈正泰道:“这是理所当然的,本来乐浪、辽东便为中原所有,今日不过是完璧归赵而已。”

    李世民则是道:“只是,如何治理呢?”

    这确实是个问题,这地方太偏僻了,一旦中原出了乱子,便立即会有人作乱,脱离中原的统治,若是不解决这个问题,让人寝食难安啊!

    陈正泰道:“一切的问题,还在于世族,历来这等地方的世族,都有割据一方的意愿。那些封疆大吏,若是在此治理,不得不顺从地方的世族,可一旦顺从,百姓们便遭殃了,于是百姓便对朝廷离心离德。而若是对世家大族置之不理,这些世族掌握了此地的经济民生,一旦要作乱,朝廷也无计可施。”

    “那唯一的办法,就是迁民。将这里的世族,统统迁居去河西,河西有大量的土地,朝廷在这里收了他们一亩地,便在河西补偿他们一亩,甚至是两亩。他们若是不肯,则趁着这一次机会,直接将他们一锅端了,令他们灰飞烟灭。而若是顺从的,便可通过赎买的手段,得到他们的土地。再将他们的土地,置为朝廷所有,以永业田的方式,分发给无地的百姓。”

    “如此,有三个好处!一方面,迁走了这些世族豪强,令大唐委派的地方官吏,可以直接对百姓进行管理。其二,分发了百姓土地,便只征收他们的粮税,令朝廷有了一个直接的税源。其三,百姓们得了土地,自是对朝廷感恩戴德,再无反叛之心,毕竟……这高句丽王高建武人等,暴虐不仁,横征暴敛,百姓们已是深受其害。而这些高句丽世族奴役百姓,欺负良善,也是常有的事。朝廷为百姓们除去了这两害,百姓们自然再不会叛逆了。”

    李世民亦是认同地点头道:“这是个好办法……只是,那些世族会同意吗?”

    陈正泰显得胸有成竹,道:“他们想不同意也不成,如今他们是败军之将,到时强行迁走之后,到了河西,便由不得他们放肆了。河西距离这里有数千里之远,他们再也无法还乡,只能视河西为故地,且到了河西之后,举目无亲,唯一的办法,就是紧紧抱着儿臣的大腿,如若不然,他们是去了高句丽的根基,倘若日后还有异心,儿臣反手之间,便教他们灰飞烟灭。”

    这说的是实话。

    其实陈正泰的迁民之策,延续的乃是西汉朝廷的老办法。

    这个办法很有效。

    当然,汉武帝虽然能够成功,是因为汉武帝得到了儒家的支持,针对的乃是地方的豪强。

    可现在……却不一样了,因为那些支持汉武帝的儒家,以世族的方式,取代了地方豪强,成为了帝国的根基。

    世族大概万万想不到,有一天,会有一个叫陈正泰的家伙,用他们老祖宗的办法来对付他们。

    李世民便笑道:“不会出乱子即好,这河西之地……不知要聚集多少世族。到时……倒是难为了你。”

    说到这,李世民摇了摇头,叹息。

    世族的危害,李世民是很清楚的。

    陈正泰的这一套赎买政策,当然有利于大唐的统治,却也让这河西之地变得充斥了世族,这些世族……从天南地北而来,是最让统治者头痛的。

    当然……其实他不知道……陈正泰是很喜欢这些世族的。

    一开始的时候,陈正泰也觉得是请了一群大爷来。

    不过很快……陈正泰就发现世族的优点了。

    这些人几乎是天下的精华,最大的表现就在于,识字率很高,比如清河崔氏,人均都是秀才以上的水平,引经据典,张口就来。

    这导致整个河西之地,虽然人口不过数十万户,可是识字率却高达了可怕的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