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八戒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黄淮传 > 四 靖难之役(上)

四 靖难之役(上)(1/2)

    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朱标生病去世,稍微了解点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和马皇后那对朱标可是喜爱至极,但是太子去世皇位以后传给谁就是一个大问题了,商量过后,朱元璋想到了,将皇位传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也就是自己的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1398年,朱元璋病逝,皇位传给了朱允炆,朱允炆上位之后,听信了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的建议,藩王们的势力有点太大了,如果哪一天他们起兵造反的话,我们在京城没有办法抵抗,不如让他们将兵权还给朝廷,然后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开心的王爷吧,朱允炆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唉,万一哪一天不听我的话,这些叔叔们又太过于厉害了,我指挥不动不就完了吗,于是开始了削藩,开始想尽办法“处理”自己的叔叔。上朝之时也问了问朝中大臣的想法,这些大臣分为两派,有的认为削藩这种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可以学习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然后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还有一部分大臣认为,应该果断的出击,趁着太祖刚刚去世,各位藩王还没有造反之心,快刀斩乱麻趁早处理完,统一自己的兵权。

    说到朱允炆自己,他不像自己的爷爷那样心狠手辣,反而像一个谦谦君子,要知道心不狠手不辣的人是不适合做皇帝的,朱允炆在位期间对所有的文人都是很好的,对老百姓又是尽量的减轻赋税,甚至改了许多朱元璋定下的一些惨无人道的规定,所以很多大臣都敢于发表意见了,这对朱允炆来说是个好事情。

    之前说到,黄子澄方孝孺和齐泰给建文帝提出意见,削藩,因为朝中大臣也是大半同意削藩,所以现在就必须要就削藩的顺序拿出最后的计划了,黄子澄说可以先削燕王朱棣,因为他的实力最强,可以震慑住其他的藩王,齐泰又说,可以从弱到强慢慢的来,一来弱的藩王实力不够强,有着必胜的把握,二来也可以慢慢的积攒我方的实力。两人互相争辩,各有各的理由,最后朱允炆总结说了,其实两位说的都有道理,但是燕王的实力太过于强大,我们还是从周王朱橚开始吧,首先,周王的实力并不算强,而且周王与其他的藩王关系并不算太密切,我们还可以利用周王牵制燕王,所以还是先从周王下手吧。

    说到做到,建文元年,周王朱橚被指控谋反,朱允炆派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包围周王府,逮捕了周王,将周王和家中的女眷一起押解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