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他虽然答应了金日成出兵朝鲜,却要让金日成好好地记住**才是他们唯一的救星,而金日成似乎也不着急,他深信即便新一军不帮助朝鲜,很快苏联红军也会南下,到时候自己就能掌握主动,不再将依靠新一军当做唯一出路。
陈策将第四舰队布置在大连港外,他知道日军一定已经知道了大连、旅顺港口失陷的消息,而从地理位置和防御工事等情况分析,他断定日军想要登陆,最有可能的就是大连港。
10日下午15:00,外巡部队传回消息,日本海军距离大连只有一天的路程,陈策得到情况后,脸上满是兴奋之色,“来了,鬼子的军舰终于来了,这次一定要狠狠打击鬼子的舰队。”
可是,在看到后面的情报后,他的兴奋神色瞬间收起,“不妙啊,来的是日本北方舰队的主力,连旗舰‘那智号’重巡洋舰都来了,还有‘风号’、‘雨号’、‘电号’、‘雷号’四艘驱逐舰和二十余艘运输船。”
陈策,海军二级上将,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司令、海军部常务次长,因为在广州与日本海军作战中损失了一条腿,被称为“独腿将军”。
从1937年8月,日军派出航母“龙骧”和“凤翔”等海军舰艇,对珠江口实施封锁,并先后三次对虎门要塞发起大规模攻击。中国守军在海军部次长陈策的带领下,以过人的勇气和奇谋险招,坚守要塞一年多不失,陈策为此还失掉一条腿,写下可歌可泣的篇章。
1937年8月,日军派遣包括航母在内的强大海空编队,气势汹汹南下,对珠江出海口实施封锁。
当时,中日上海之役激战正酣,南京保卫战也即将打响。日本当局认为,中国幅员广大,人力资源充足,但国内的战争物资储备不足以支持长久抗战,必须依靠国际援助和物资进口,而三分之二以上的进口物资都要经过珠江口进入内地,一旦将这条补给线切断,中国将不战而降。
珠江出海口掌控在谁手中,事关整个战局走向!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急令粤守军阻塞珠江六大出海口,特别是守住虎门要塞,因为它扼珠江主要出海水道,有“金锁铜关”之称。
此时执掌镇守虎门帅印的是海军中将陈策,他以国民党中央执委,海军部次长的身份,率领第四舰队(又称粤海舰队)和海军陆战队守土。
开赴虎门的日军舰队叫南支派遣舰队,由高须四郎海军中将率领,仅航母就有“龙骧”和“凤翔”两艘,还有被称为日本海军现代巡洋舰里程碑的“夕张”以及现代化驱逐舰“疾风”、“追风”、“朝颜”等。
而陈策的粤海舰队,主力舰艇仅两艘:巡洋舰“肇和”和巡防舰“海周”。“肇和”是清朝从英国购买的涡轮透平主机巡洋舰,在多年内战中东征西伐,舰体老迈,已经伤痕累累。“海周”购自法国,是早已淘汰的旧扫雷舰,当初陈济棠买来供海关缉私用的,只有前甲板一门127毫米火炮有威力。
粤海舰队还有“仲元”、“仲恺”、“坚如”、“执信”等浅水炮舰,“海瑞”运输舰等也相继加入舰队。除此之外,陈策手上还有最新式的武器,就是四艘从英国和意大利购进的先进鱼雷快艇。
但是,粤海舰队的军舰,满打满算几千吨,还比不上日军一条航母的吨位。陈策知道硬碰是不行的,他设计的抗敌策略是:以虎门要塞两岸和江心三岛炮台火炮为防御主力,粤海舰队的“肇和”和“海周”巡弋于虎门前沿至大铲岛一带(约15公里外),协同要塞作战,此外用水雷等物封锁水道。
就陆上实力来说,粤海军方面也并不强大。原本,虎门要塞上有70多门德国克虏伯大炮和英国维克斯大炮,但之前的内战就不断让陆军借走,只剩下不到40门。陆战队员也少,加在一起不到陆军的两个团。当时的粤空军飞机,因大部分已北上到淞沪战场,留在广东仅有霍克三型战斗机九架,对虎门要塞显然不能提供太多的掩护。
虽然形势险恶,“悍将”陈策并不胆怯。陈策长期指挥“中山”、“飞鹰”、“肇和”等舰在珠江河道、万山群岛乃至琼州海峡东征西讨,护航、剿匪、抢占地盘,杀进杀出虎门已是家常便饭,对于复杂的珠江水道和这一带地形了如指掌。这一优势,在其后的谋兵布局和战术运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虽然陈策英勇地指挥第四舰队和强大的日军辗转作战,但仍然不敌强大的日本海军,在珠江口外消灭日军的“彰武队”,却在日本海军疯狂报复的轰炸中失去一条腿,退出了与广州附近海域日本海军的作战,退到后方养伤。
...
(天津)